四川先锋网
网站首页 前沿动态 社情民意 乡村振兴 群众路线 时代先锋 先锋观察 组工建设 教育之声 先锋评论 今日关注 党建之声 本网聚焦

成都市温江区精准锚定“三个支点” 持续优化党员教育要素“供应链”

更新时间:2025-09-11 浏览量:

今年以来,成都市温江区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2024—2028年)》部署要求,精准锚定“阵地、师资、课程课件”三个支点,系统构建并持续优化党员教育要素“供应链”,推动党员教育向便捷化、浸润式、高质量方向纵深发展,为锻造高素质党员队伍提供坚实保障。

推进阵地建设  构建全域覆盖教学矩阵

一是科学布局,织密纵横联动阵地网络。充分结合温江区“南城北林”的空间格局特点,以全域覆盖、精准适配为导向,整合全区12所中心校、164所微党校及42个现场教学点位,围绕乡村振兴、社区治理、产业发展等主题,构建分层分类、特色鲜明的阵地布局体系,确保教育资源精准对接不同领域党员需求。二是融合赋能,打造凝心聚气教学空间。严格遵循“合理布局、重点打造、错位互补”原则,推动教学阵地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党群服务中心等共建共享,深入开展17个党群服务阵地项目亲民化改造,将阵地打造成为集学习教育、服务群众、组织活动于一体的综合性空间,切实增强党员群众的归属感与认同感。三是高效运用,释放按需施教综合效能。区级中心校聚焦问题导向,重点开展专题性、系统性培训;片区中心校侧重开展示范性教学,深化“基层党务+实践技能”融合培训;基层微党校立足实操需求,重点传授基层工作经验与实用技能。同时,广泛采用实地教学模式,提升培训实效性。去年以来,累计开展培训600余期,覆盖党员群众4.1万余人(次)。

提升教学质效  培育专业化高素质师资队伍

一是拓宽渠道,建强优质师资队伍。通过“专、兼、邀、聘”等方式,全面摸排挖掘各领域骨干人才,将“新时代担当作为好支书”、行业业务骨干、党员“新农人”、技术专家等优秀群体纳入党员教育师资库。截至目前,已按照政治理论类、形势政策类、法律法规类、工作实务类收录“红橙蓝绿”特色师资310余人,形成覆盖多领域、多层次的师资梯队。二是精准培育,提升师资专业能力。推行“导师点对点培养”和“结对带教”机制,常态化组织开展业务培训、教学研讨、经验交流等活动,累计开展业务培训8场,组织讲师深入基层送课81场(次),有效提升讲师的教学设计、授课表达与教研创新能力,助力师资队伍专业化成长。三是做好结合,激励师资履职担当。坚持“以评促教、以激励效”理念,建立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师资评价与激励机制。探索实施“星级评定”机制,完善课后评价反馈,将学员满意度、课程转化率、教学成果应用等指标纳入考评范围,并将考评结果与讲师报酬、评优续聘等相结合,持续优化师资库动态管理,充分激发师资队伍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突出内容创新  系统化加强高质量课程储备

一是精准选题,锚定需求定制课程。以提升党员教育实效为重点,针对农村、城市社区、机关事业单位、企业、新兴领域等不同群体,综合考量党员年龄结构、岗位需求、能力短板等差异,将“提升专业素养与实践能力”作为课程选题重要标尺,重点开发基层需求、党员受用的特色课程内容,确保课程供给与党员需求高度契合。二是协同共创,聚力提升课程品质。采用项目化运作模式推进课程开发,积极联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职能部门等多方力量,构建“产学研用”协同开发机制,累计联合制播党员教育电视片200余部,创新形式打造角色扮演教学、场景化实训课等创意课堂20余门,有效提升课程的专业性、趣味性与实用性。三是场景活用,实现双线全域覆盖。线上依托“鱼凫先锋”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载体,制作推送“党务60秒”“60秒学党纪”等短视频课件40余部,打造便捷高效的“指尖课堂”;线下建立分层分类课程菜单,根据基层党组织与党员需求精准推送课程资源,并定期分析课程实用数据,形成“需求收集—课程开发—反馈优化”的双向反馈机制,推动课程资源循环迭代、全域覆盖,切实满足不同场景下党员的学习需求。

文章来源:温江区委组织部 文章作者:

上一篇:凉山州会理市:“三举措”写好人才发展“储备篇”

下一篇:遂宁市大英县“三突出”提升农村党员教育培训针对性、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