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寨沟县:共铸美丽玉瓦“石榴红” 谱写民族团结“新篇章”
更新时间:2024-08-22
浏览量:
九寨沟县玉瓦乡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不断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引导,以实际行动推动民族团结工作高质量发展,让民族团结“石榴花”在玉瓦常开长盛。
坚持“党建引领”,共培石榴“根”。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坚决扛起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主体责任,建立党委政府“双挂帅”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党员教育学习培训、“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的必学内容,以“民族政策宣传月”为契机,采取“线上+线下”、“文明实践+主题宣讲”相结合的方式多渠道、多形式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活动10次,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根基,激励广大干部群众做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的守护者、践行者、传承者。
突出“护航发展”,共壮石榴“枝”。推动民族事务管理与乡村治理“双轨合一”,围绕各类矛盾纠纷深入开展摸排和走访服务工作23次,并分类建立台账、发放便民联系卡、记录群众诉求。学习借鉴新时代“枫桥经验”,发挥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和人民调解等相结合的“多方联调”工作优势,最大限度预防和化解各类矛盾纠纷。截至目前,共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0起,化解率100%。积极与甘肃省迭部县多儿乡开展边界共建活动,重点围绕边界稳定、经济发展、文化交流等工作进行深入探讨,切实为推进“边界党建共促、经济共享、生态共治、矛盾联调、团结共赢”工作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深化“文化浸润”,共修石榴“叶”。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为主阵地,重点围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内容,开展“院坝讲座”“田间课堂”等“人气微宣讲”活动8次,把枯燥的“说教”变成有趣的“摆条”。以“同过一个节、同吃一顿饭、同跳一场舞”为依托,利用春节、元宵节、藏历年、莫郎节等传统民族民俗节日,开展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群众性文化活动4次,让群众在文化娱乐中增强“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的思想共识。注重示范带动作用,在全乡深入开展“好婆婆”“好媳妇”“好邻里”等道德楷模评选和“美丽庭院”“清洁之家”文明创建活动,用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共同绘就玉瓦民族团结新画卷。
推进“产业发展”,共赏石榴“花”。围绕“一中心两线三地四点”的发展思路,结合自身优势,积极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子,通过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股份经济合作社集中流转土地等多种方式,引导全村各族群众在传统种养殖的基础上,发展庭院经济、特色民宿、鼓励劳务输出等,助推群众致富渠道多点开花。如:在玉瓦寨村发展特色牦牛养殖;玉杏村、四道城村引导村民经营餐饮住宿、销售农特产品,让村民从旅游的“旁观者”变为“参与者”。积极组织致富带头人召开交流经验座谈会2次,分享创业致富技巧,探寻村民共富新途径,以自富带共富,实现产业发展与民族团结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不断夯实民族团结进步物质根基。
强化“共治共享”,共护石榴“果”。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全乡各村《村规民约》,将乡贤能人推选进入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等管理小组,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引导群众破除陈规陋习,着力提升乡风“文明指数”。将生态文明建设与民族团结工作深度融合,结合人居环境卫生清洁行动等工作,常态化对道路、房前屋后、河道周围等重点区域开展拉网式“大清除、大整治”行动7次,不断提升环境卫生整治成效。围绕“为民、便民、利民、惠民”工作目标,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到为民服务中,积极协调多方力量和资源,畅通村民诉求反馈和问题解决渠道,在志愿服务中架起交往交流交融的“连心桥”,将党的温暖送到群众心坎上。(作者:景向新)
上一篇:会理开展优秀青年人才和青年学子家乡行交流活动
下一篇:成都金堂:用好协会党建“红圆规”, 画好研学旅游“红心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