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先锋网
网站首页 前沿动态 社情民意 乡村振兴 群众路线 时代先锋 先锋观察 组工建设 教育之声 先锋评论 今日关注 党建之声 本网聚焦

红原县:以“三个三”推动农村党员教育 提质增效

更新时间:2024-08-09 浏览量:

近年来,红原县坚持把农村党员教育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基础与重点,在优化资源、灵活培训、学用转换等环节精准发力,全力推动农村党员教育与时俱进、提质增效。
      建优三大载体,在优化资源上出实招。一是整合资源建阵地。按照有组织领导机构、有基本设施设备、有讲解授课人员、有教学培训活动的创建标准,整合现有党群服务中心、村级会议室等资源,构建10个乡镇和98个村级现场教学点为中心的“15分钟党员教育培训服务圈”,打造亚克夏山红军烈士墓、日干乔长征纪念遗址为主体的高标准“党员教育之家”,规划设计党性教育、乡村振兴等多条研学实践、沉浸体验精品课程线路,打造教育基地集群补足党员精神之钙。二是充实人才聚师资。按照“专兼结合、优势互补”的原则,聘请各单位党组(党委)书记、先进模范人物、“党员乡贤”、驻村第一书记、致富能手“土专家”等兼职教师46名,构建“党政领导+先进典型+乡土人才+致富带头人”的师资体系。目前,培育核心讲师7名、特聘讲师21名,有效充实农村党员教育办学力量。三是丰富课程强应用。紧盯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重点工作内容,打造以党性教育等为主的10个主题课程、以专业知识等为主的10个基础课程、以实践案例等为主的7个本土课程,形成“主题课程+基础课程+本土课程”的全方位、分层级、立体化课程体系,引导农村党员坚定理想信念,投身乡村振兴一线。
       建好三个党课,在灵活培训上下实功。一是“坝坝党课”接地气。结合牧区农村党员作息特点,邀请“五老宣讲团”“马背宣讲团”等党员教育先锋队伍,深入田间地头、家庭庭院、合作社厂房等场所不拘形式,将《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等内容,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民生政策、法规紧密结合,用鲜活生动的方言、土话、藏语,讲政策、讲道理、说故事,用“乡音”传递知识政策,让党课教育更加经常化,有效提升农村党员整体素质。截止目前,开展“坝坝党课”200余场次,培训农村党员3000余人次,解决群众实际问题1500余件。二是“流动党课”传经验。聚焦农村党员生产生活需要,结合县域实际,重点围绕牧草、牦牛、中药材、大宗蔬菜四类主导产业,通过“订单服务”“集中会诊”的方式,组织70余名国家、省级、州级专家学者,深入基层一线,现场“手把手”传授技艺、“面对面”交流经验140余场(次),发放《牦牛健康养殖技术手册》等技术手册840余册,免费赠送燕麦种子5吨,培训农村党员群众1700余人次。三是“云端党课”促共学。紧盯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基层重点工作,精心研发《龙日遭遇战》《安曲渡口》等38节等多种题材课程,依托“红原组工”、乡镇微信公众号等线上载体,打造“线上+自学”云端课堂,把“辅导老师”请上“指尖”,把“生动教材”装进“口袋”,通过定期推送学习内容、工作动态、微信课件300余条,保证党员学习教育不掉线、不断档。
       建全三项制度,在学用转换上见实效。一是建立集训制度。对“坝坝党课”,开展“乡村党组织书记讲党课、乡镇纪委书记讲廉政教育、乡镇组织委员讲党务知识、乡村班子成员讲业务工作”的“四必讲”活动、“走基层求真知传党音”活动等教育内容,制定年初计划,画出“时间表”“路线图”,确保农村党员教育有序推进。二是建立实训制度。对“流动党课”,采用“课堂+案例”的方式和“课堂+基地+实践”的模式,落实将产业基地变课堂、现场素材变教材,通过理论讲解、实操演练、督导点评、学员交流开展“沉浸式”教学,确保农村党员在课堂教学中学懂弄通政策理论,在现场教学中学习领会先进经验,全面增强党员教育鲜活性。三是建立轮训制度。对“云端党课”,前期通过深入调研,了解农村党员培训需求,着力开发优质课程,删减或缩短与农村党员不相关、满意率较低、实用性不强的课程,科学制定培训计划,选取具有学习、交流、借鉴意义的案例,并整合阿坝州长征干部学院雪山草地分院课程资源,制定内容丰富的“云端式”课程清单,供农村党员自主点课。

文章来源:红原县委组织部 文章作者:胥睿

上一篇:汉源县委组织部召开职工会传达学习县委十五届七次全会精神

下一篇:凝心铸魂强本领 踔厉奋进再出发:九寨沟县新任科级领导干部能力提升培训班顺利开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