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尔康市多维“立体”课堂 推动农村党员 教育“走新”更“走心”
更新时间:2023-06-05 浏览量:
近年来,马尔康市坚持把农村党员学习教育作为加强党员队伍素质、夯实基层组织建设、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打造多维“立体”课堂,充分调动农村党员主动学习、广泛参与的积极性,让农村党员教育“走新”更“走心”。
“沉浸式”红色课堂,以讲带学。以强化党的理论武装为重点,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贯穿于农村党员教育培训的始终。注重整合本地红色教育资源,有效利用胡底革命烈士纪念馆、格桑梅朵法治教育基地、长征干部学院等本地红色教育阵地,聘请老干部、老党员、本地先锋模范人物等担任基地兼职讲解员,构建“参观-讲解-感悟”的沉浸式“红色体验”感悟课堂,组织全市农村党员踏上红色足迹、聆听红色故事、感悟红色精神27次,举办重温入党誓词、重问入党初心等活动20场,促使农村党员坚定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
“互动式”交流课堂,以论促学。以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培训为契机,举办“我的经历我来讲、我的经验我分享”支部书记研讨会5期,全市94个农村党支部书记围绕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工作探讨交流,进一步拓宽工作视野、增强发展信心。积极探索农村党员学习教育“互联网+”模式,依托学习强国、四川党建、马尔康组工微讯等平台,组织观看“榜样”“书记龙门阵”“党课星期天”共40余期,撰写观看体会150余篇。采用“问答式”“案例式”“研讨式”等教育教学模式,挑选一批先进党员、致富能手等作为培训讲师,在农户的家中设立“农家课堂”,“听讲人”变为“主讲人”,将农村党员教育管理培训课堂由“一言堂”变为“群言堂”,充分调动农村党员参加教育培训的积极性、主动性。
“走心式”实践课堂,以行践学。强化党员教育阵地建设,充分挖掘农村讲习所、乡情陈列馆、清洁示范院落、田间地头等场所,直接把学习教育地点建立在院坝里、田陇里;突破传统党课集中学习模式。将全市31名“土专家”“田秀才”、专业技术人才纳入党员教育师资库,围绕林下菌类、香香李、高山露地蔬菜种植、林麝、中蜂养殖等开展技术实训30余次,打造“绿色生态”实践课堂。把党员教育成果转化为工作动力,建立农村党员志愿服务队90余支,引导广大党员积极参与农村森林防火、人居环境整治、产业发展等重难点问题中,让农村党员事不避难,冲锋在前,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示范带头作用。
(马尔康市委组织部 周措卓么)
上一篇:万源市委编办统筹处理好“三组关系”助推机构编制事业高质量发展
下一篇:阿坝县:川贝母产业开出乡村振兴致富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