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奋进新征程中展现组织担当——2022年全省组织工作综述
更新时间:2023-02-01 浏览量:
2022年是党和国家发展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也是新时代治蜀兴川开启新篇的一年。
这一年,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描绘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开启了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
这一年,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四川视察,为四川发展把脉定向,为民生福祉倾注心力,指引四川现代化建设阔步前行。
这一年,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和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对新时代治蜀兴川作出战略谋划,省委团结带领全省干部群众迎难而上,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经济总量突破5.6万亿元,稳居全国第六位。
一年来,全省组织工作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部署要求,坚持政治引领、标准提升、基础规范,建强班子队伍,狠抓基层基础,广聚天下英才,汇聚起迈步新时代、奋进新征程的强大力量。
突出举旗帜、讲政治
突出拼经济、搞建设
突出迎大考、强根基
“9·5”泸定地震发生后,石棉县海耳村党支部书记王月霞不分昼夜穿梭在灾区群众中,大家都亲切地叫她“陀螺书记”。在抗震救灾第一线、改革发展主战场、基层治理最前沿,最动人的身影是党员干部,最鲜红的颜色是党的旗帜。
着力抓党建促改革发展。推进川渝毗邻地区党建联建共建,优化设置乡镇和村级片区党组织,深入开展“两新联万村·党建助振兴”活动,推动省属国企“党建入章”100%覆盖,党的建设制度“微改革”入选2022年四川改革省级十大典型案例。
着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全面完成基层干部乡村振兴主题培训,出台加强“一肩挑”人员监督管理办法,制定帮扶工作指引用好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抓好5049个中省财政扶持村和55个红色美丽村庄建设,我省成为教育、医疗、科技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全国启动最早、到位最快、规模最大的省份之一。
着力抓党建促基层治理。全面完成主城区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亲民化改造,推进社区网格调整优化“多网合一”,开展农村移风易俗突出问题治理。面对突如其来的地震和多轮疫情冲击,第一时间发出战时动员令,广泛组织党员干部和人才下沉社区防控疫情、冲在一线抗震救灾,在大战大考中经受考验、赢得赞誉。
突出谋创新、促发展
近日,四川发布全面深化改革十件大事,“完善高能级创新平台和创新人才集聚高地建设机制”名列其中。一年来,各地各部门以改革精神推动人才工作创新发展,新时代人才强省之路越走越实、越走越宽。
人才发展雁阵格局加快构建。聚焦建设创新人才集聚高地,出台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才工作若干措施,研究制定全省人才发展雁阵格局实施方案,谋划构建成都头雁引领,绵阳、宜宾—泸州、南充—达州三翼驱动,其他市(州)多点支撑的“1+3+N”人才发展雁阵格局。
科技创新高端人才广泛集聚。依托“天府峨眉计划”“天府青城计划”支持和引进684名高层次人才、30个创新创业团队,142名专家人才入选国家重大人才计划,高质量举办第二十届“海科会”、第二届“全球青年学者论坛”和知名高校人才活动周等重大活动,省校战略合作高校增至32家,1005名海外人才扎根四川。
人才生态持续向好。从实行省领导直接联系服务专家人才,到落实企业单位引才育才亿元资金;从优化“天府英才卡”服务事项、表彰“四川杰出人才奖”14人,到组建专班解决重点人才子女就学等实际诉求...... “近者悦、远者来”的人才生态逐渐形成。
突出抓重点、破难题
攻坚克难打开组织工作新局
面对难点堵点问题,全省组织部门秉持“每前进一小步都是胜利”理念,始终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抓。
聚焦推进干部教育入脑入心,全面推行政治理论水平考试测试制度,抓好干部教育培训机构规范管理和质量提升,我省5家干部学院入选国家备案目录、居全国第一。
聚焦考准考实干部政治素质,出台考察考核办法,实行专项测评和负面清单评价,开展干部政治素质档案探索试点。
聚焦推进干部能上能下,组织修订能上能下实施细则,建立纪实报备制度,坚决调整不适宜现职干部。
聚焦加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健全省市县三级两新工委运行机制,新建交通运输等8个省级行业党委,高质量完成深化货车司机群体党建试点,两新组织2.3万余名流动党员“入列归队”。
......
思维观念上“破冰”、体制机制上“破题”、堵点难点上“破局”,全省组织工作在守正创新中不断打开新局面。
时代启新程,奋斗开新篇。全省组织工作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紧紧围绕省委“总牵引”“总抓手”“总思路”的总体布局,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努力推动组织工作全面上水平,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上一篇:江安县开展县直机关基层党组织书记集体廉政谈心谈话
下一篇:全省组织部长会议在成都召开 砥砺实干开创组织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