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先锋网
网站首页 前沿动态 社情民意 乡村振兴 群众路线 时代先锋 先锋观察 组工建设 教育之声 先锋评论 今日关注 党建之声 本网聚焦

汲取创新理论“营养” 锻造乡镇干部“铁肩”

更新时间:2025-08-26 浏览量:

在《改造主观世界的“营养” 改造客观世界的“钥匙”——从党的创新理论中汲取滋养、锻造作风、提升本领》一文中,深刻阐述了从党的创新理论中汲取力量,对党员干部锻造作风、提升本领的重要意义。这一论述,对于身处基层一线的乡镇干部而言,宛如熠熠灯塔,照亮奋进征程,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价值。

在新时代基层治理体系中,乡镇干部犹如“神经末梢”的神经元,其作风能力直接决定着政策执行的“传导效能”。当前,乡村振兴战略纵深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加速转型,乡镇干部更需要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理论富矿”中汲取智慧力量,锤炼“政治三力”,锻造“宽肩膀”“铁肩膀”,以坚实有力之姿奔赴在服务群众、建设乡村的道路上。

铸魂:在深学细照中擦亮政治底色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乡镇干部身处矛盾前沿,更需补足精神之“钙”。黄文秀等优秀干部,正是凭借着坚定的信仰扎根基层,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初心和使命,谱写了一曲新时代青春之歌。乡镇干部要通过对创新理论的学思践悟,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服务群众的实际行动,在解决“急难愁盼”中彰显政治本色,做一名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基层干部。

赋能:在知行合一中锻造硬核本领

乡镇工作涉及面广,要求干部具备多方面的能力。从党的创新理论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能够帮助乡镇干部不断提升自身能力,更好地应对工作中的各种挑战。在乡村振兴工作中,不少乡镇干部通过学习新发展理念,结合本地实际,成功探索出“一村一品”特色产业;用群众工作方法破题,善用“土方言”讲清“大政策”,让群众听得懂、能理解、愿支持。要成为一名优秀的乡镇干部,还需练就政策解读、矛盾调解、产业谋划的“多面手”本领,努力成为带领群众致富的“领头雁”。

砺行:在为民实践中彰显担当成色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从党的创新理论中汲取滋养,最终要落实到实际行动中,体现在责任担当上。乡镇干部肩负着推动乡村振兴、服务群众的重要使命,要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勇于担当作为。“脚底沾泥”方能“心中有底”,新时代乡镇干部要有“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在矛盾纠纷调解、产业项目落地、民生保障等硬仗中冲锋在前,像钉钉子一样抓落实,把群众的“问题清单”变为“幸福清单”,用“担当成色”换取群众的“幸福底色”。只有这样,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汇聚起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力量。

站在乡村振兴的历史节点,乡镇干部当以创新理论为灯塔,既做知行合一的“践行者”,更当群众幸福的“筑梦人”。唯有将理论滋养转化为“宽肩膀”“铁肩膀”,才能在广袤基层沃野上书写“行则将至,做则必成”的时代答卷。(作者:李荣萍)

文章来源:四川先锋发布 文章作者:

上一篇:“请您来说”,从“民声”中寻找惠民之策

下一篇:村级后备力量应警惕“备而不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