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汛”练初心 “抗”起担当 在防汛救灾中锤炼硬核本领
更新时间:2025-08-20
浏览量:
汛情就是命令,救灾就是战场,在暴雨倾盆、洪水围城的危急时刻,一批批党员干部闻“汛”而动、向险而行,在堤坝上筑牢“红色防线”,在洪水中架起“生命之桥”。防汛救灾这场“实战大考”,既是对党员干部初心使命的检验,也是淬炼硬核担当的“熔炉”,只有在风雨中壮筋骨、长才干,才能更好地成长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
上好一线历练“成长课”,在“风雨洗礼”中强筋壮骨。温室里长不出参天树,庭院里跑不出千里马。防汛救灾没有“彩排”,每一次预警、每一次转移、每一次抢险都关乎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只有在实地探索、排查险情中褪去“书卷气”、沾满“泥土味”,在抢险保通、救灾转移中磨出“铁肩膀”、练出“硬脊梁”,才能从“纸上谈兵”的理论派,转变为“知行合一”的实干家。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领会防汛救灾这场实践作为成长课堂的重要意义,组建“红色巡查队”深入山洪风险区、地质灾害点等隐患点位查险排险,在险情突发时挺身而出扛沙袋、筑子堤、封管涌,在群众转移时主动亮身份清人数、保物资、抚情绪,在解决一道道具体而紧迫的“考题”中补短板、长才干,在每一次直面风雨、化解危机的实战淬炼中积攒真本领、涵养真担当。
筑牢理想信念“压舱石”,在“枝叶关情”中淬炼初心。安逸环境养不成硬作风,脱离群众炼不出真信仰。防汛救灾要与时间赛跑,要为群众护航,无论是挨家挨户转移被困居民时的坚实臂膀,还是在安抚受灾群众时的暖心话语,都紧紧连着民心向背的根基。防汛救灾一线,经常会有受灾群众紧握党员干部的手说“有你们在,我们就安心”,这更能让党员干部们体会到为什么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广大党员干部要在防汛救灾中深刻体会党和人民的“鱼水情深”,更深地与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处,多到受灾群众安置点走访慰问,重点关注特殊群体、困难群体诉求,问问群众“还需要什么”,想想“还能为群众做些什么”,建立群众需求台账,动态更新、销号管理,确保及时回应群众需求,让群众体会到“有党组织,就有主心骨”,在为民服务中不断锤炼党性品格,践行初心使命。
锻造担当作为“铁脊梁”,在“向前冲锋”中彰显本色。疾风方知劲草,烈火才显真金,防汛救灾是一场大考,容不得丝毫退缩,每一处风险点、每一段封锁线、每一户受困家庭都考验着党员干部的责任担当。广大党员干部必须以不畏艰险的精气神,担当作为的责任心,迎难而上、锐意进取,让“敢担当”的筋骨在磨砺中更加坚硬。要以“汛”为令、向险而行,在直面灾情加固防线时喊响“我是党员我先上”,在搜救转移时决不退缩践行“我是党员跟我来”,用“党旗红”为群众打通求生之路,在急难险重任务中练出真胆识、拼出硬作风,以担当精神和有为姿态为群众撑牢“安全伞”。(作者:朱婉瑜)
上一篇:于“浪浪山”间勇毅前行,做新时代“取经人”
下一篇:坚定“四个带头”走好全面深化改革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