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零接待”,以“小切口”撬动“大变革”
更新时间:2025-07-11
浏览量:
违规吃喝不是小事小节。如何从“舌尖上”转作风、以“小切口”树新风?学习教育中,马鞍山市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探索“公务餐”改革,以数字赋能重构公务用餐管理体系,实行市内公务“零接待”、扫码自费吃食堂,坚决刹住违规吃喝歪风,切实为基层减负。据了解,此举在全省尚属首创。(7月11日 安徽日报)
长期以来,部分地方和部门在公务接待中追求奢华、讲究排场,不仅浪费了宝贵的公共资源,更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马鞍山市敢于直面这一问题,以“零接待”为突破口,坚决向铺张浪费说不,展现了政府坚决反腐、从严治政的坚定决心。这不仅能赢得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和支持,更能进一步提升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
据报道,今年6月,马鞍山市搭建“公务餐”管理平台,截至目前,“公务餐”就餐点已覆盖市本级、县区(园区)集中办公区、各乡镇及部分市直单位,基本能够满足公务人员出差就餐需求。“以往上级单位来镇里开展工作,都要安排公务接待,镇领导还要陪餐。现在直接吃食堂,省时省心又省钱。”运漕镇党政办副主任刁涛涛深有体会地说。
政策的试行首先受益的就是基层。基层干部是我们党执政大厦地基中的钢筋,把基层干部从烦琐的接待活动中解脱出来,不仅有利于党风政风持续好转,党群干群关系日益密切,而且能让基层干部真正卸下包袱、轻装前行,更好地为人民群众幸福生活拼搏、奉献、服务,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从长远看,“零接待”作为一种顺应时代潮流的新公务活动,为解决舌尖上的腐败和浪费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其深层意义在于推动公务接待文化的转型升级。它打破了餐桌上的潜规则,树立了清正廉洁的新风尚。只要合理运用、有效监管,定能让公务接待回归健康、文明、廉洁的正轨,让勤俭节约、风清气正的良好风尚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公务活动“零接待”改革,以“小切口”撬动“大变革”,用政府的“紧日子”换取百姓的“好日子”。当精打细算成为行政本能,当民生至上成为价值坐标,政府的“紧日子”就能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活水,把钱花在刀刃上。(作者:文君)
上一篇:光荣在党五十年:以忠诚、干净、担当书写无悔人生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