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钉钉子精神“火焰”,持满格状态笃行实干
更新时间:2025-01-10 浏览量: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大力提升抓落实的效能”“形成抓落实的合力”。钉钉子精神绝非空洞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推动工作、改善民生、助力社会发展的关键所在。它体现出的言必信、行必果的态度,锲而不舍的韧劲,敢于担当的魄力以及着眼小处的智慧,这都是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品质,能帮助我们把工作从计划变为现实,让政策真正落地生根,惠及人民群众。
牢记党员干部“职责使命”,筑牢根基“稳固防线”,用担当作为践行初心。党员干部只有时刻将自身肩负的责任牢记于心,并勇于将责任扛在肩上,才能由此获得坚定的信念以及充足的工作动力,进而像钉钉子那般充分发挥出钻劲、挤劲和狠劲。反之,若一味贪图安逸,遇到事情就选择推诿扯皮、明哲保身,不仅工作难以顺利落实,还会对党和政府在群众心中的形象造成损害。这就警示着我们,无论身处何种岗位,都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去对待工作,要敢于直面矛盾,积极主动地去解决问题,把工作中遇到的每一个阻碍都视作成长与前进的“垫脚石”,同时,还要将自身工作与整体大局紧密结合起来,确保与大局同频共振、同向发力,真正践行好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使命。
秉持恒心毅力“锲而不舍”,攻克难题“久久为功”,凭不懈努力铸就硕果。改革本身是一个漫长且复杂的过程,绝不可能一步到位,在抓落实的过程中,最困难的就是能够日复一日、始终如一地认真对待每一项具体事务。这恰如钉钉子一样,需要具备恒心和毅力,一锤接着一锤不间断地敲下去,直至钉子完全钉入。在实际开展工作时,我们也应当秉持“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定信念,坚守住初心,不被外界出现的各种干扰和困难所影响,只要确立了目标,就要坚定不移地去落实推进,不达预期效果绝不轻易罢休,唯有如此,各项工作才能稳步向前发展,最终取得实实在在、经得起时间和实践的双重检验的成果。
聚焦精准发力“有的放矢”,找准要点“精准落子”,借科学策略提质增效。钉钉子需要找准位置、有的放矢,落实工作同样要遵循这样的原则。面对复杂的改革系统工程,我们切不可盲目行事,而是要提前深入地进行调研,运用科学的方法加以分析,精准找到工作的着力点,进而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方案,还要时刻关注实际成效,重视细节,秉持精益求精的态度,通过不断积累小胜汇聚成大胜。无数扶贫干部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以及一代代航天人接力逐梦航天事业等生动事例,都充分彰显了钉钉子精神在不同领域的践行成果。当下,党和国家对抓落实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更应披荆斩棘、勇毅前行,凭借钉钉子精神去应对各类艰难险阻,把个人的努力融入时代发展的大潮之中,为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新业绩贡献属于自己的力量。(作者:胡雪扬)
上一篇:以“三自觉”为笔,绘就纪律教育“工笔画”
下一篇:青年干部的“三杯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