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好党员教育的“深度、精度、热度”
更新时间:2024-11-05 浏览量:
党员教育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基础工作和长期战略任务,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保障性作用。开展党员教育,是加强广大党员理想信念、提高能力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保持党员队伍生机活力的需要。因此,开展党员教育要紧扣新时代党员教育新任务、新要求,把握好党员教育“精度、深度、热度”,让党员教育出新出彩,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深学细悟,确保党员教育有“深度”。“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党员教育要把握好理论学习的深度,绝不能蜻蜓点水、浅尝辄止,要将理论学习贯穿教育培训工作始终,在教育培训中体现党的理论创新的深度、为民服务的精度。一方面,要坚持政治引领,将政治素质培育放在首位,科学设置思想政治素质内容占比,积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引导党员在党的创新理论中学到“真金白银”,在思想上“不松懈”、信仰上“不滑坡”。另一方面,要聚焦党性锻炼,引领广大党员深刻把握新理论、新思想,不断用好理论学习这把“杀手锏”,用红色理论武装头脑,凝聚强劲干劲,实现“润物细无声”,不断挖掘出强心铸魂、坚定信仰的“新内涵”。
量体裁衣,确保党员教育有“精度”。当前,基层党员教育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求“量”而不求“精”。注重教育培训的“量”,把重点放在培训多少次、多少人、多少学时,只求完成任务。殊不知,党员身处不同的岗位、不同的层级,在教育需求上也不尽相同,“大而全”的培训效果微乎其微。因而,在开展教育培训之前,就需要对党员需求进行摸排,坚持“一把锁开一把钥匙”,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充分了解党员在实际工作中知识空白是什么、能力层级缺什么,坚持“缺什么,补什么”,有针对性地选择党员最关心的课题,因人、因地、因时设置课程,切实提升党员教育精准度,让党员教育贴近党员的实际工作。
实践蓄能,确保党员教育有“热度”。党员教育不是一阵风,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学而不用、学用脱节等问题更须重视。“理论学习贵在独立思考、学用结合、学有所悟、用有所得。”学到了理论、学到了技能,还要到“实践课堂”中一展身手,在实践的“淬炼”中进一步深化理解、提升本领。因此,要创新机制开展活动,把学习内容拉到党员面前、拉到工作生活实际中去,在学用结合、知行合一中提升认识、受到启发、得到收获。要通过不断的实操训练,把党员教育的“热度”保持住,把课堂延伸到乡村振兴、项目发展、基层治理等一线去,在实践中把人民群众的所忧所急解决好,为群众多办实事和好事,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作者:胡凌凯)
上一篇: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
下一篇:向上着眼,向下扎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