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先锋网
网站首页 前沿动态 社情民意 乡村振兴 群众路线 时代先锋 先锋观察 组工建设 教育之声 先锋评论 今日关注 党建之声 本网聚焦

执“绿”之笔绘美丽“中国画卷”

更新时间:2024-10-29 浏览量: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指出:“聚焦建设美丽中国,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绘绿者”,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领会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肩负起建设美丽中国的历史使命,执笔引领绿色发展浪潮,为绘就美丽“中国画卷”贡献力量。 
      把正“方向引领、掌舵领航”的笔杆,根植两山理念,勾勒“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画卷底色。思想为行动先导,只有把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主航向”,坚定“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的理念,领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内涵,才能实现从“思想自觉”到“行动自觉”的跨越。现实中,部分地区仍没有从思想上重视生态建设,更多考虑的仅是经济发展,视纳税大户为“钱袋子”,只管纳税多不多,不看污染大不大,对其违法违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作为党员干部,要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深刻把握“绿色发展”的政绩观,把守护绿水青山摆在工作的突出位置,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摒弃“重发展轻生态”的错误思想观念,把“两山”理念入脑入心,成为“肌肉记忆”,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把生态文明建设与其他各项改革攻坚任务协调统一、共同推进,让发展“含绿量”和生态“含金量”同步提升。
      蘸取“务实笃行、担当尽责”的颜料,展现更大作为,填充“生态治理、绿色发展”的画卷成色。千里万里,行则必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绝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落到实处的行动。党员干部要持续向老百姓身边生态环境的“健康问题”宣战,全力治理“顽疾”,消除“病症”,打好环境综合治理的“翻身仗”和生态修复治理的“争先仗”,让人民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生态环境改善。同时,要充分调研、深入了解当地的区位优势、特色产业、自然环境等资源禀赋,精心谋划布局,通过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扶持绿色能源项目,打造特色生态旅游品牌,建立绿色产业园区等切实举措,不断拓展绿色发展空间,打造绿色发展的“崭新名片”,让百姓能够依托绿水青山,端起“生态碗”、吃上“绿色饭”,实现绿水青山的“生态颜值”与人民生活的“幸福指数”共同攀升。
      渲染“制度护航、步履坚定”的图景,强化法治保障,增添“生态保护,绿色发展”的画卷亮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目前,我国已制定修订环境保护法等多部法律法规,建立实行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实施生态补偿制度、河湖长制、林长制......生态环境法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为“绿色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党员干部要持续深入推进生态文明的制度建设,充分发挥制度的效能,对急功近利、违背自然规律等破坏环境行为敢于“亮剑”,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精神让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成为不可触碰的“高压线”。推动制度监管的常态化,运用新理念、新思想解决现实问题的“难点”,打通制度落实过程中的“堵点”,用“法治力量”护航“绿水青山”,在以高质量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实践中,绘就一幅“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美丽“中国画卷”。(作者:王芷薇)

文章来源:四川先锋网 文章作者:

上一篇:扬好建党精神之“帆” 稳驶党的事业之“舟”

下一篇:继往开来,推动旅游发展迈向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