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先锋网
网站首页 前沿动态 社情民意 乡村振兴 群众路线 时代先锋 先锋观察 组工建设 教育之声 先锋评论 今日关注 党建之声 本网聚焦

以“身”入局为基层减负破局赋能

更新时间:2024-10-11 浏览量:

今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首次以党内法规的形式为基层减负提供了重要制度遵循。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顽疾,持续为基层减负不仅体现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中,也多次体现在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批示中,基层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神经末梢”,其治理成效直接影响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现,以“身”入局为基层减负破局赋能势在必行。

基层减负,首在“瘦身”。当前,基层治理的问题集中体现为负担过重,部分地方层层加码,一线业务繁琐复杂,基层承担了超出自身资源能力的任务和责任,以一种高负荷的状态运作,并由此引发一定程度的管理真空和组织失能,俗称“小马拉大车”。基层减负,首先就要破除这种超载的运作形态,通过凝练文件、精简会议,杜绝反复开会、刻意传达;减少不必要督查考核,变“多头式”考核为“一站式”考核;降低高频次总结汇报,变重复汇报为高质效汇报,多方式全面为基层“瘦身”。

基层减负,重在“塑身”。秉纲而目自张,执本而末自从。单纯在形式上减小负担远远不够,重点还要科学的考核机制和明晰的权责体系发挥规范引领作用。健全重实干、重实绩、重担当的考核机制,科学合理设置指标,不唯填表报数,不唯台账记录,严防各级指标任务被层层分解扩大解释,避免考核要求沦为数字游戏;完善以“责权一致、责能一致”为原则的权责体系,厘清权责清单,压缩职责模糊空间地带,谨防基层属地责任被甩锅滥用泛化问责,从根本上持续为基层“塑身”。

基层减负的“瘦身”与“塑身”,一头是破低效,一头是立高效,所谓不破不立,破低效才有资源精力立高效,立高效才能大刀阔斧破低效,这一去一存之间是基层资源的合理配置和职权划分的有效重组,是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的持续强化,宛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相辅相成,不可偏废。

基层减负,成在“健身”。根深叶茂,本固枝荣。为基层减负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其本质上是对我国基层治理体系和能力的一次修正和拔高,也是一项厚植党的执政基础的政治任务,需要我们持续增强党性修养,不断改进工作作风,需要各类减负政策交相呼应、形成体系,以匹配新时代下基层政府的职权范围和特性需求。坚持用实效检验成果,推动从解决一个问题向解决一类问题延伸,巩固长效机制,防止陷入年年减负、年年加重的怪圈,切实把基层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束缚中解脱出来,激励干部担当作为,集中精力狠抓落实。(作者:王科宇)

文章来源:四川先锋网 文章作者:

上一篇:青年干部与党建:以古鉴今,砥砺前行

下一篇:修身立德,方能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