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先锋网
网站首页 前沿动态 社情民意 乡村振兴 群众路线 时代先锋 先锋观察 组工建设 教育之声 先锋评论 今日关注 党建之声 本网聚焦

秉持为民情怀,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更新时间:2024-09-12 浏览量:

“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是时代赋予共产党人的使命任务,也是人民对党员干部的最基本要求。什么是人民心中的美好生活?大到国富民强、民族振兴,小到柴米油盐、衣食住行,样样连着民心,件件体现民生。新时代共产党人要常怀为民情怀,始终牢记“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不断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

站在“人民至上”的高度,秉持为民之心找问题。“民之所望,政之所向。”人民立场始终是我们党的根本立场,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要从群众切身需求来考量,不能主观臆断,不能简单化、片面化。新征程下,党的干部就必须在把稳人民立场下对标对表,不断向党中央靠拢,健全与责任相匹配的知识体系、能力体系,拿出敢拼敢闯的劲头,少一分安逸、多一分坚守,挑起大梁、唱好人民戏、定出时间表、细耕责任田。只有坚持问题导向,真正找准群众痛点,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才能把“民生清单”变成“幸福账单”。

保持“植根于民”的温度,满怀爱民之情下基层。水有源,故其流不穷;木有根,故其生不穷。根植于民就要深入基层一线,迈开脚步、俯下身子、沉下心来,真真实实了解民情、反映民意、维护民利;真正融入群众,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要用脚步丈量,多到一线“接地气”,提升服务的精准度。不管是解放战争还是改革开放,不管是脱贫攻坚还是乡村振兴,每一次都是凝聚了干部和群众的力量,也才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靓丽成绩。因此,要多到群众中去听一听群众的真实想法,多去看一看基层的实际情况,做到精准对标、高效服务。

体现“为民办事”的力度,恪守为民之责解难题。千百年来,共产党人务实功、出实效、求实绩,从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着手,始终知责于心、担责于行,关键时刻豁得出去、顶得上去、经得起考验。联系群众,目的在于服务群众;查摆问题,关键在于解决问题。群众意愿是推进作风建设的方向标,群众痛恨的不正之风是整改的突破口。群众诉求有简单的,自然也有难办的,有的甚至是基层无法解决的。这就需要党员干部敢啃“硬骨头”、能啃“硬骨头”,不能遇到难题就把矛盾上交,或把问题留给历史去解决,而应主动把群众的事情揽下来,积极给予解决,即使短时间不能解决的,也要列出“作战图”,给出“倒排表”,让群众看到并参与事情的解决过程,以主动担当取信于民。

常怀为民之心,在推动解决急难愁盼的同时,更要时刻敬畏权力、敬畏人民、敬畏法纪。要常思贪欲之害,常修为官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古人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改革路上,唯有厚植民心,方能凝聚力量,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党员干部要怀着对人民群众的敬畏之心,不断增强公仆意识,将法纪不可违、不能违、不敢违烙在心中,用一言一行诠释公仆内涵、一举一动彰显鱼水之情。(作者:江小兰)

文章来源:四川先锋网 文章作者:

上一篇:“三种身份”守“三关”,佳节亦“廉”节

下一篇: 挺膺“青春”之姿 谱写“改革”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