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脓卸假,激活活力,共铸基层治理新篇章
更新时间:2024-08-05
浏览量:
基层,乃国家之根基,社会稳定之基石。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的深邃目光再次聚焦于基层治理,响亮地提出“基层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不能被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束缚手脚”,并明确提出“要强化制度建设与执行,统筹为基层减负和赋能”。这不仅是对基层工作者深情厚意的关怀,更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
减脓,剔除形式主义毒瘤。形式主义,犹如基层肌体上的顽疾,看似光鲜却内藏腐朽,严重侵蚀着治理效能。文件堆砌、会议泛滥、检查过度,这些“面子工程”不仅耗费了宝贵的资源,更让基层干部深陷其中,无暇顾及民众的真实需求。因此,必须痛下决心,彻底清除这一毒瘤,让基层工作回归服务人民本质,做到“以人民为中心”。通过优化工作流程,精简文件会议,减少无谓的检查考核,让基层干部从繁文缛节中解脱出来,有更多时间深入田间地头,倾听民声、体察民情、善解民忧。
卸假,摒弃官僚主义假象。官僚主义,则是基层治理中另一道隐蔽的假象,它割裂了干群关系,削弱了服务效能。高高在上、脱离群众,推诿扯皮、不作为乱作为,这些现象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更违背了“为人民服务”的初心。我们要坚决撕开这层假面,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强化服务意识与责任担当。鼓励基层干部深入一线,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心联心沟通,以实际行动回应群众切实解决他们最关心、最渴求、最现实的问题。
赋能,激发基层治理活力。减负并非目的,赋能才是关键。在减轻基层负担的同时,我们更要注重为基层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基层是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也是创新实践的广阔舞台。我们要赋予基层更多的自主权与决策权,鼓励其根据自身实际探索创新治理模式,形成各具特色的治理经验。同时,加强基层队伍建设,提升干部素质与业务能力,为基层干部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和更大的成长空间。
减脓卸假,不仅是对基层治理的一次深刻变革,更是对国家治理现代化路径的积极探索。让我们携手并进,以减负为基,以赋能为翼,共同绘制新时代基层治理的新画卷。让基层成为政策落地的坚实阵地,让基层干部成为人民群众的贴心人,让人民群众在基层治理的实践中收获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共铸治理新辉煌,我们责无旁贷!(作者:胡耀达)
上一篇:走好改革“浙”条道
下一篇:“剑”指贪腐,正义永不“打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