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防汛主战场彰显党员担当
更新时间:2024-08-02 浏览量:
“七下八上”的主汛期,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防汛救灾工作。汛情就是命令,防汛就是责任。汛情涉及人民安危冷暖,责任重于泰山。在防汛一线,一个基层党组织就是一座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面对严峻的防汛形势,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在防汛主战场冲锋在前,哪里群众有需要就奔赴哪里,充分彰显党员担当,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
日常工作“想的前”,时刻紧绷防汛这根弦。“见之于未萌,治之于未乱。”防汛工作无小事,提前预防是“先手棋”、关键点,必须把工作做在前面、把功夫下在平时,才能有备无患、遇事不慌。党员干部必须要提高政治站位,清醒认识当前防汛形势的严峻性、复杂性、紧迫性,将忧患意识、底线思维贯穿到工作全过程,坚持“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的原则,制定防汛预案,强化防汛值班,储备防汛物资,落实防汛责任,排查风险隐患,组建应急队伍,全力做好防汛准备。必须对辖区村镇、学校、道路等重点区域了熟于心,对可能发生的山洪和地质灾害、城市内涝等各种情况都要有所准备,不断增强灾害防御能力,确保汛情一旦出现能够迅速科学高效开展应对工作。
关键时刻“冲的上”,防汛一线我先行。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重大斗争中经得住考验,才是真正的共产党人。越是面对灾害,越是检验担当。只有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才能诠释初心、践行使命,凝聚形成防汛救灾抢险的强大合力。党员干部要发挥好“关键少数”带头作用,把防汛救灾现场当作检验信仰的考场、锻造英雄的战场、人生成长的赛场,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积极响应党中央和上级号召,主动到灾情最严重、抢险最困难、群众最需要的地方,身先士卒、靠前指挥、现场督查,及时掌握汛情动态,发现短板和问题,统筹兼顾、精准施策,广泛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凝聚群众,筑牢防汛救灾工作的“铜墙铁壁”,努力将各类损失降到最低。
硬仗难仗“打的赢”,急难险重练真功。防汛救灾不是“一时之功”,而是对广大党员、干部担当作为的考验,也是对全社会应急处突能力的集中检验。党员干部要在大灾大难中接受锤炼,“风里雨里”最能考验一个地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综合研判能力、统筹指挥能力、组织动员能力等等。要把防汛救灾的战场,当成是执政能力提升的“练兵场”,把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打消在萌芽里,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刻在骨子里,把科学调度、正确决策、统筹协调、团结群众的好方法记在心坎上,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练就攻坚克难真功夫,做到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共产党员,哪里有共产党员,哪里就有带领人民群众攻坚克难的坚强堡垒,真正做到在风雨中历练,在风雨中成长。(作者:胡凌凯)
上一篇:一撇一捺写“八一”,铁血荣光照河山
下一篇:“知学行”答好全面深化改革“试题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