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干部: “三伏天”里的坚守
更新时间:2024-07-22 浏览量: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防汛抗旱工作作出重要指示,随着我国全面进入主汛期,防汛形势日趋严峻,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强化风险意识、底线思维,压实责任、加强统筹,扎实做好防汛抗旱、抢险救灾各项工作。当前正值三伏天,广大基层干部要清醒认识当前防汛抗旱形势的严峻性、复杂性,时刻绷紧以人为本的“思想弦”、以预为先的“责任弦”、闻讯而动的“行动弦”,确保防汛抗旱路上“一丝不松”、“一个不少”、“一刻不停”,在三伏天里打出防汛抗旱“漂亮仗”。
绷紧“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的“思想弦”,确保防汛抗旱“一丝也不能松”。“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防灾救灾,救的是人民,守的是江山。软肩膀挑不起硬担子,提升应急处突能力是防灾救灾之本,各地地理、地形特征各不相同,风险局势难以清晰判断,防灾救灾工作不仅体现了基层干部以人为本的过硬政治,也体现了应急处突能力的高强。基层干部是离群众最近的“贴心人”,要时刻秉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为民初心,积极主动学习地质、生态、气象等基本知识,熟悉掌握灾害监测预警、风险隐患排查、装备物资准备、受灾群众转移等救灾流程,有序开展访难帮困、心理安抚等工作,始终把问题想在前面,把工作做到细处,确保“自身硬”,才能把服务做到群众“心坎”上,让党心与民心实现“双向奔赴”,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
绷紧“以预为先、未雨绸缪”的“责任弦”,确保防汛抗旱路上“一个也不能少”。“未雨绸缪早当先,居安思危谋长远。”防汛抗旱工作涉及千家万户的平安幸福和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来不得丝毫松懈,容不得半点闪失,宁可十防九空,也不可失防万一,只有提前做好测、报、防、抗、救的各个环节,才能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要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提前部署、提前行动,及时修订完善预案方案,全覆盖排查辖区内河道、桥涵、水库、水电站、山洪灾害易发区、在建工地营地、山溪沟等风险隐患点位,做好应急物资、人员的常规储备和更新补充,针对性开展实战演练,持续加强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预警,抓实抓细防汛抗旱各项措施。同时,落实属地责任,严格执行24小时值守和领导带班制度,把责任传到末梢,拧紧防汛救灾责任链条。
绷紧“闻讯而动、刻不容缓”的“行动弦”,确保防汛抗旱路上“一刻也不能停”。“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才是真正的共产党人。面对来势汹汹的汛情和旱情,防汛抗旱工作刻不容缓,一旦拖延便会错过抢险救灾“黄金期”。基层干部和群众靠的最近,要时刻保持“等待不得、缓慢不得、延误不得”的紧迫感,以“我是干部我先上”的担当精神,在汛情发生时快速响应、迅速出击,始终发扬“事不避难”的斗争精神,冲在最前面、干在最险处,深入灾情最严重、抢险最困难、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妥善转移安置受灾群众,加强生产生活物资储备和调配,及时开展灾情统计,紧急抢修道路交通、通讯设备、水道管网等基础设施和薄弱区域,做好灾后重建工作,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当好人民的主心骨、顶梁柱。(作者:唐玉玲)
上一篇:青年干部:迎“汛”而上 筑牢“青春堤坝”
下一篇:坚持党纪学习教育 铸就党的纪律严明之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