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消极应对引发更大舆情
更新时间:2024-07-16 浏览量:
2024年7月10日,辽宁省丹东市元宝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生了一起工作人员在未到午休时间集体离岗就餐的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一事件不仅仅是个别工作人员的责任缺失的问题,更是对政府公信力及舆情处理能力的一次有力考验。
政府部门的工作时间是经过严格规定和安排的,其目的是为了确保公共服务的连续性和效率,让前来咨询和解决问题的老百姓不走空,能解决好问题。然而,元宝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工作人员在未到规定的午休时间就集体提前离岗,这无疑违反了工作纪律,不仅影响了市民 百姓问题的解决,更重要的是破坏了百姓对政府工作的信赖。
其次,该事件中,肖先生在需要帮助时拨打电话无人接听,亲自前往却被告知“已下班”,这种服务的缺失,反映出部分工作人员服务意识的淡薄。政府部门是为民服务的窗口,任何时候都应以民为本,急民所急,想民所想。然而,提前离岗的行为,无疑是工作不负责任的作风。用网友的话说:“只要留个人值守办公,哪怕轮流去吃饭,办事群众的火气也不至于这么大。”
再者,面对媒体的追问和社会的关注,元宝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回应更显消极欠妥,让舆情进一步发酵。在信息公开透明的今天,政府部门应当积极面对问题,主动公布调查进展,以实际行动回应公众关切。错误已然发生,政府部门应该积极改进错误、努力提升服务质量,而不是采取回避,冷处理等消极态度。对待投诉群众理应有话好好说化解矛盾,持“有必要和您说吗?”态度,非但无助问题的解决,反而火上浇油加剧公众的不满和误解,使事态进一步扩大。
这一事件也暴露出监管机制的不足。如何确保工作人员遵守工作时间,如何提高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如何建立健全的监督和问责机制,这些都是需要政府部门深思和改进的地方。好在元宝区纪监部门及时参与调研并发声,使“集体离岗就餐”消极影响得以化解。
希望通过这次事件,能够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莫让小节缺失影响公众对政府工作人员的信任。同时,也希望社会各界能够理性看待,给予政府部门改进和提升的空间。(知言)
上一篇:改革春风拂面来 民生福祉遍地开
下一篇:惩治“蝇贪蚁腐”,基层纪检干部要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