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周边允许夜间停车”,便民举措为群众幸福“加码”
更新时间:2024-07-04 浏览量:
5月22日,河南省政府召开政法系统2024年爱民实践服务承诺活动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发布了河南公安机关2024年爱民实践服务十项举措。其中,涉及“停车难”问题,为方便城区夜间停车,在不影响交通安全和道路正常通行的情况下,群众可于每日21时至次日7时,在城区(主城区和建成区)居民小区周边具备路内停车条件的道路依次有序停车。
停车难是城市化加速发展出现的难题,如何破解难题则考验着城市管理者的智慧和能力,是基层综合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具体表现。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经济条件也得到了大幅度地改善,拥有小汽车的小区居民也越来越多,但是对于整个小区来讲,停车位在多数情况下都比住户少,这就出现了小区居民停车难的问题。河南省的这项爱民实践服务举措,无疑是为群众幸福“加码”的便民举措,值得点赞。
此前,河南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城市停车设施的实施意见》中指出,到2025年居住社区、医院、学校、交通枢纽等重点区域停车需求基本得到满足,出行停车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河南信阳出台《信阳市停车场建设管理条例》,明确指出小区周边道路具备夜间等时段性停车条件的,城市管理部门应当会同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在充分听取意见基础上,提出合理的道路停车方案,设置时段性道路免费停车泊位;河南洛阳的城市管理部门在一些老旧小区和背街小巷附近的道路设置一批免费停车位,免费时间段为每天晚7点到次日早8点……如今再发布一项有力举措,“小区周边有条件的道路允许夜间停车”,为群众幸福“加码”。
“小区周边有条件的道路允许夜间停车”折射城市管理温度。城市是市民共同的家,共建才能共享。停车难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让“车”有位,实现人车和谐共处是城市有温度的具体表现。“小区周边有条件的道路允许夜间停车”释放出的是城市的大气,表现出的是城市的包容,折射出城市的温度。一个小举措,破解停车难问题彰显城市的从容与内涵。举措虽小,但带来的却是群众对城市的认可,对城市的热爱,对“家”的呵护。
当然,任何美好事物的背后,都离不开规则的支撑。“在不影响交通安全和道路正常通行的情况下”“具备路内停车条件的道路依次有序停车”,这样的“硬性条件”,不仅考验着市民文明素质,而且也是对公共秩序维护的考验。河南的这一举措,如同春日里的一缕清风,拂去了市民停车难得烦恼,也吹进了人们的心田。它不仅是一次对停车难题的有效破解,更是城市治理理念进步的标志,预示着未来城市管理将更加注重人性化、精细化,以及与民共享的发展理念。(作者:简会)
上一篇:以“定力之力”绽放青春“色彩”
下一篇:党员干部要念好“三字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