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正确政绩观才能做到真落实
更新时间:2024-07-03 浏览量:
“抓落实”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工作要求,是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途径,是衡量领导干部党性和政绩观的重要考察标准。要真正落实党中央的战略部署,首先要有正确的政绩观,再因地制宜地为人民谋福祉,办实事。
真抓落实要明确正确的政绩观。正确的政绩观要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的检验。业绩好不好,要看群众实际感受,由群众来评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抓落实的出发点要放到为党尽责、为民造福上,抓落实的落脚点要放到办实事、求实效上,抓落实的重点要放到立足现实、着眼长远、打好基础上,不断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业绩”。要认真思考“政绩为谁而树、树什么样的政绩、怎样树好政绩”这个重大命题。正确的政绩观要坚持求真务实的态度和原则,坚决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虚假主义,搞面子工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问题,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反复强调“经济社会发展要树立正确政绩观,党的建设也要树立正确政绩观,要务实为本”。
真抓落实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要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契机,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更好激发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全面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精神,对于我们广大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持续做出经得起实践和检验的实绩,坚持把为民造福、为民干事作为抓落实的衡量标尺和检验标准。
真抓落实要时刻保持高度自觉。新时代新征程,将面临新的挑战与困难,但我们坚信“道虽远,行则将至”,广大党员干部要自觉擦亮政绩观这面镜子,增强“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并切实转化为“事事心中有底”的行动力,在工作的过程中,坚持自省自查进行工作反思,做到坚守初心,时刻把为人民幸福而奋斗作为自己最大的幸福,真抓实干、敢作善为、善作善成,不折不扣、雷厉风行地把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吴运红)
上一篇:党员干部要冲锋在一线 发挥模范作用
下一篇:学党史以“明理、增信、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