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基层 贴近群众
更新时间:2024-07-01
浏览量:
早在新中国成立前,毛泽东同志就指出:“群众生产,群众利益,群众经验,群众情绪,这些都是领导干部们应时刻注意的。”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我们要做好基层群众思想工作,就必须深入实际、多接地气,心系群众、真情为民,提高站位、全局思维,才能更好地了解群众、服务群众、引导群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深入实际,多接地气。“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党员干部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真实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才能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同时,在与群众交流的过程中,党员干部要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讲群众关心的事,这样才能拉近与群众的距离,让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与关怀。通过接地气的方式,党员干部能够更好地了解群众的需求和期望,为制定更加精准的政策和措施提供有力支撑。
心系群众,真情为民。心系群众,是党员干部做好基层群众思想工作的核心。党员干部要时刻把群众的冷暖安危放在心上,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这要求党员干部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时刻把群众的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实际工作中,党员干部要主动关心群众的生活,积极解决群众的困难,努力为群众排忧解难。要用心用情用力去做好每一项工作,让群众感受到党员干部的真心实意。同时,党员干部还要注重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改进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不断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
提高站位,全局思维。做好基层群众思想工作,还需要党员干部提高站位,具备全局思维。这要求党员干部要站在全局的高度,看待和处理基层群众的思想问题。要深刻认识到基层群众的思想工作与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紧密相连,与社会的和谐稳定息息相关。同时,党员干部要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善于从政治上分析和判断问题。在处理基层群众思想问题时,要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既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政策原则,又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工作方法,才能更好地引导群众、凝聚力量、推动发展。(游园)
上一篇:适应全面从严治党新常态
下一篇:慎独慎微,筑牢为民实干之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