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办公桌”,凝聚干事的合力和推动力
更新时间:2024-06-22
浏览量:
摆在办公室里的办公桌,搬到了居民小区,相关部门负责人、社区书记来到群众身边,面对面收集诉求、解决问题……近日,在河西区下瓦房街,出现了这样的“移动办公桌”。(6月19日 山西日报)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群众的“呼声”是服务的第一信号。而总是在办公室看材料,在会议室听汇报,遥控指挥、电话办公,方法是不是符合基层实际,效果群众是不是满意,这就不得而知了。
要办好贴心实事,办出暖心效果,在群众需要的第一时间奔赴一线战场,只有真正的融入基层、融入群众,才能知己知彼,服务到群众心坎上。因此,把办公桌“移动”到群众家门口,让群众看得到为民务实的作风转变,才能拉近与群众之间的关系和距离。
如果等群众“找上门”,当然是最省时、省力、省心的;但是,等问题都浮出水面,影响也就已经造成了,解决的难度也就会随之增大。如果等民心有了痛点、堵点、卡点了才去疏通,群众幸福感的“神经末梢”终究会有阵痛、余痛,而广大基层干部主动出击送服务“上门”,将自己的“办公桌”般到群众的面前,拉拉家常,方能在不断的“点单”中,了解民意,探寻为民服务的 “金点子”。
服务群众,党员干部要找准自己的角色和定位,清楚作为“服务员”和“勤务兵”,要从群众的角度出发去看待问题,去解决困难。因此,要用脚步丈量民意,要在近距离的走访中,融洽与群众之间的关系,缩小与群众之间的距离,通过“移动办公桌”,让群众对干部的信任度更高,依赖性更强,才能凝聚起来干事创业的合力和动力。
其实,群众身边,更多的是一些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小事情或者是小问题。小事连着的是民心,是会对群众日常生活造成反复影响的情况。因此,把办公桌“移动”到群众身边去,第一时间回应群众“呼声”,将群众的“心上事”当成“上心事”,及时地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解决好群众的烦心事、忧心事和揪心事,奋力为群众书写出一份幸福账单。(文君)
上一篇:根植于民,倾听最鲜活的基层声音
下一篇:从“小家”着眼,让廉风劲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