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入企”,给涉企行政执法检查戴上“紧箍”
更新时间:2024-06-27 浏览量:
“‘扫码入企’政策实施后,明显感到执法部门来检查的次数少了,企业迎检的担子轻了很多。”昨天,临湘高新区福尔程公司负责人指着墙上的入企二维码告诉记者。今年以来,临湘市纪委监委围绕惠企政策落实、执法监督等方面开展重点整治,持续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升级,在该市推广“扫码入企”。(6月27日 湖南日报)
行政执法是行政机关对社会、经济、文化等各种事项及个人组织实施行政管理的手段,是将法的规范直接用于解决社会问题。然而在现实执法中却是乱象丛生,一些执法主体打着执法检查的幌子,选择性执法、随意性执法、机械性执法、逐利性执法等等,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生产经营,经营者苦不堪言,也严重影响了营商环境优化提升。
据报道,今年5月,由临湘市政府优化部门牵头,“扫码入企”实施方案出台。“扫码入企”以数字化监督平台为载体,对职能部门涉企活动全过程监督管理,推动职能部门规范检查秩序,提升行政执法、督促检查、调研服务等涉企工作质效,实现入企行为源头可溯、风险可防、责任可究,进一步畅通企业诉求渠道,切实为企业和基层减负增效。
“扫码入企”,让企业安心经营,还能提高检查执法效率。入企扫码完成后,执法人员可查看企业历次受检情况,让执法结果互认、执法数据共享、违法记录查询等更加便捷。同时,执法监督部门可以精准定位实施检查较多的执法单位和接受检查较多的企业,为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提供参考依据。
访企“码上约”,把“开门权”交给企业;入企“码上记”,把“监督权”交给企业;企业离企“码上评”,把“评价权”交给企业。“扫码入企”打通了服务型政府“最后一公里”,给涉企行政执法检查戴上“紧箍”,从而帮助企业轻装上阵。
规范涉企行政执法检查“加码”,换来企业“减负”。“扫码入企”,最终达到让监管对诚信守法者“无事不扰”,对违法失信者“无处不在”的效果。为企业“减负”,不仅要着眼长远的制度建设,也要从眼下的“检查瘦身”等细节做起。(文君)
上一篇:牢记“明、平、清”三字箴言,绷紧党员干部“纪律弦”
下一篇:以青春践行使命 以实干诠释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