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减负的必要性
更新时间:2024-06-25 浏览量:
基层减负是指通过深化整治形式主义,减轻基层干部不必要的工作负担,从而让基层干部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落实具体的工作。基层减负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基层工作人员是连接政府与群众的重要桥梁,他们的工作状态直接影响着政府形象的塑造和群众满意度的提升。因此,减轻基层工作人员的负担,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处理真正重要的事情,是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必然要求。
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基层工作人员作为社会治理的中坚力量,他们的身心健康直接关系到社会治理的稳定和和谐。因此,减轻基层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对于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激励广大党员干事创业。当前,名目繁多、频率过高、多头重复的检查考核让基层干部疲于应付,这种“换汤不换药”“挂羊头卖狗肉”的形式主义问题已经成为基层工作的“沉重包袱”,严重消耗基层干部的时间和精力。为基层减负、给基层松绑,不能只刮一阵风、简单走过场,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杜绝反弹回潮。
释放新质生产力的强大动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离不开基层的智慧和实践,把新质生产力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成效更离不开在基层“落地生根”。减轻基层干部的担子,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减负”和“赋能”同向发力,才能加快干事创业的步伐,不断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为基层减负需常抓不懈,既要锲而不舍清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存量”,发现一起、整改一处;还要形成常态长效机制,用制度这一管长远、立根本的良方为基层营造出真减负、减真负的良好氛围。(张曾)
上一篇:发挥驻村干部作用 助力乡村振兴
下一篇:坚决铲除“蝇贪蚁腐”滋生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