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政领导干部:当以民为本,树牢正确政绩观
更新时间:2024-06-25 浏览量: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全国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纲要(2024-2028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规划纲要》提出,要激励担当造福人民,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政绩观是党政领导干部立身处世、干事创业的思想指引和行动指南,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必须坚持人民立场,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确保我们在任何时候都能保持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真正实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善为国者,顺民之意。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人民福祉是我们党一切奋斗的逻辑起点和价值落点。而党政领导班子作为一个地方、一个单位的“指挥部”,肩负着“富一方百姓、保一方平安”的重要使命和责任,更要做到决策顺民意,服务赢民心,始终把造福人民作为最大政绩,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始终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把好事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如此,才能示范带领广大党员干部不断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
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已进入深水区、攻坚期,面对各方面席卷而来的风险和挑战,一些领导班子及个别党政领导干部生出急功近利、好大喜功、违背规律、盲目决策的思想和行为,政绩观出现偏差、陷入误区,追根究底,是怠于修身,初心渐改,理想信念滑坡,丧失原则和底线。正所谓“思想上松一寸,行动上散一尺”,实践一再表明,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因此,加强党政领导班子建设,必须拧紧思想“总开关”,始终把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用人民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校正和滋养政绩观。
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一个地方的党政领导班子团不团结、战斗力如何,老百姓最有发言权。现代社会,信息传播的快速和广泛,也使得人民群众对党政领导干部的评价更加多元和即时。而真正的评价往往需要时间的沉淀,需要从长远和全面的角度去审视。因此,党政领导干部在具体工作中,应当以民为本,以实际行动赢得广大群众的信任和支持。这样,当大家离开政治舞台后,留下的才不仅仅是政绩,更有群众心中那份沉甸甸的“好评”。这份评价,是对大家政治生涯最真实、最公正的注脚。
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乃“官德”之魂。在波澜壮阔的时代征程中,党政领导班子不仅要以其坚定的信念和卓越的领导力,引领广大人民群众共同迈向更加繁荣、和谐、美好的未来,更应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倾听民声,尊重民意,汇聚民智,不断推动改革创新,优化政策措施,用实际行动诠释责任与担当,以为民造福的坚强信念,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新业绩。(作者:陈秀玲)
上一篇: 各级党员干部要严格遵守党的纪律
下一篇:“点上发力”推动党纪学习教育走深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