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始终”擦亮党员干部为民底色
更新时间:2024-06-22 浏览量: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强调“老百姓的幸福生活是干出来的。”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党员干部要做好新时代群众工作,就要厚植为民情怀,坚持群众导向、需求导向,从群众不满意、不乐意、不高兴出发,找准“突破点”,有针对性推动问题解决,以“精准滴灌”的方式,实现措施的靶向聚焦,切实把问题解决在实处,打通为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不断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始终站稳人民立场。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把“人民”二字铭刻在心,把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镌刻在自己的旗帜上。党员干部要做好群众工作,既要牢记初心使命,站稳人民立场,更要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畅通线上线下服务通道,更及时地了解群众的实际情况,着力把群众的堵点、难点、痛点放在心上,想方设法去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
始终牢牢根植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重温百年大党的奋斗历程,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让我们看到人民是推动事业前行的主力,奋进新时代新征程,党员干部要持续前行,就需要摆正位置,明确我们党来自人民、根植人民、服务人民,方能树立正确的群众观,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善于团结群众、依靠群众,甘当群众身边的“小学生”,汲取群众智慧和力量,勇毅前行,更好履职尽责。
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治国有常,利民为本。党员干部要做好群众工作,就需要在增进民生福祉上下功夫,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把群众的事情放在心上,聚焦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用力,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党员干部坚持人民至上,既要满足人民对美好物质生活的追求,也要满足人民对美好精神生活的追求,以实际行动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精神境界,交出无愧于党、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答卷。(平凡)
上一篇:自觉提高纪律意识 牢固守住纪律底线
下一篇:强化党纪学习教育,让党员干部始终忠诚干净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