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要保持敬畏之心
更新时间:2024-06-03
浏览量:
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下,党员干部作为党和人民事业的骨干力量,肩负着重大责任和使命。为了更好地履行职责,党员干部必须时刻保持敬畏之心,对党忠诚、对人民负责、对法律敬畏,这样才能确保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坚守初心、不辱使命。
党员干部首先要敬畏党,这是最基本的政治要求。要深刻认识到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是我们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党员干部要始终坚守党的信仰,坚决维护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确保党的决策部署得到有效贯彻。同时,要不断加强党性锻炼,提高政治觉悟,始终保持党员干部的政治本色。
党员干部要敬畏人民,这是党的根本宗旨所决定的。要深刻认识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力量源泉。党员干部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人民至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解决群众困难。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实际情况,把握群众需求,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
党员干部要敬畏法律,这是法治社会的基本要求。要深刻认识到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保障。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法治意识,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依法行使权力、履行义务。要坚决反对和纠正一切违反法律的行为,坚决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同时,要加强法律知识学习,提高依法办事的能力水平,确保在工作中不越权、不滥权、不错位。
党员干部要敬畏权力,这是权力运行的重要原则。要深刻认识到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是用来为人民服务的。党员干部要始终牢记情为民所系。要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要自觉接受组织和群众的监督,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党员干部要敬畏责任,这是履行职责的必然要求。要深刻认识到责任重于泰山,党员干部要勇于担当、敢于负责。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要敢于迎难而上、攻坚克难;在面对错误和失误时,要敢于正视问题、勇于改正错误。同时,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水平,确保能够更好地履行职责、完成使命。
党员干部要保持敬畏之心,这既是一种政治要求也是一种道德要求。只有时刻保持敬畏之心才能确保党员干部在工作中始终坚守初心、不辱使命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陈莉)
上一篇:领导干部要深入人民群众
下一篇:党员干部要卷“关键小事” 优“民生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