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干部应读懂“齐鲁之行”的精神内核
更新时间:2024-05-31
浏览量: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山东考察时强调,山东要在全国发展大局中定好位、挑大梁,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篇章。沧海横流显砥柱,万山磅礴看主峰。青年干部应读懂习近平总书记“齐鲁之行”的精神内核,不断开拓思维创新,永葆敬业心、为民心、责任心,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读懂“齐鲁之行”中苦干奉献的“敬业心”。日照港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建设起来的重要港口,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其中大国工匠张连钢凭着“拼命干不一定干好,不拼命干肯定干不好!”的精神带领团队攻克一个个难关,实现日照港软硬件设备全部国产化。他们身上无一不体现出共产党人敬业奉献的良好品质,党员干部作为社会各个阶层的先进分子,只有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始终按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一带十、十带百,才能营造更好的社会氛围,才能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中国发挥好表率作用。因此,青年干部一方面要始终对标先进,向劳动模范学,向专家骨干学,向党员先锋学。通过学习对标,深刻理解敬业精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另一方面要踏实苦干,无论在任何岗位,任何情景都兢兢业业,不怕苦不怕累,始终把把事儿干好作为第一准则。
读懂“齐鲁之行”中心系群众的“为民心”。老百姓的幸福生活是干出来的。我们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如果一项工作人民不满意,群众不认可,百姓不买账,那么不管纸面上有多光鲜亮丽都是“空中楼阁”,浪费党和国家的宝贵资源。相反,任何工作只要得到了人民和认可和拥护,那么即使成效再小也是值得的。俗话说“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青年干部要永葆为民情怀,一方面要深入基层“多沾泥”,通过走访调研,上门谈心等方式到田间地头,到大街小巷真正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急、所盼,做到心中有数对症下药。另一方面要扎下身子“多流汗”,群众利益无小事,凡是有利于百姓的事情,即使再小也要去做。要发扬钉钉子精神,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关心的实际困难,把事情办到群众心坎上。
读懂“齐鲁之行”中敢于担当的“责任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干部敢于担当作为既是政治品格,也是从政本分。”党员干部是党和国家干事创业的急先锋、排头兵和生力军,如果这个队伍“躺平摆烂”,遇事就躲抗事就软,那么任何政策方针都无法贯彻执行,长此以往势必会动摇党的执政根基。相反如果在困难险阻前迎难而上,在大是大非前敢担重任,则能推动各项事业走向新高。作为青年干部,一方面要“勇挑担子”,困难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多让自己当几次“热锅上的蚂蚁”,多摸几次“烫手山芋”。才能不断突破自身极限。另一方面要“打牢底子”,过硬的能力本领是担当的底气,要在日积月累的学习实践中练就“金刚钻”,才能在关键时刻敢揽“瓷器活”。要把学习作为终身事业,不断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深学深行,在知行合一中锤炼真本领。
“青年干部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广大青年干部唯有读懂敬业、为民、责任三心,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才能不负党和人民的期望。(刘诚枫)
上一篇:党规党纪刻在心 担当作为践于行
下一篇:“取消教职工食堂”,为何引来众多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