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强基层堡垒 擦亮乡村振兴“底色”
更新时间:2024-05-22
浏览量:
全国组织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这一命题,并用“十三个坚持”对新时代党的建设理论发展和实践经验作出全面系统阐述,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党建篇”。组织部门要始终坚持把组织建设放在第一位,强化政治引领、抓实基层基础、建强人才队伍、激活乡村治理,努力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澎湃动能。
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乡村振兴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集合了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等一系列社会元素,如何能最大限度地联系群众、推动工作、引领未来,基层党组织要冲锋在前。基层党组织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解读者和执行者,要及时学习国家方针政策和发展战略,立足乡村实际制定发展规划与目标,及时向群众传达党的路线方针、优惠政策、振兴愿景,将广大群众的思想、行动和力量团结起来,为乡村振兴筑牢政治基础。要树好选人用人“风向标”,积极发现培养有能力、敢担当、作风实、品德高的农村党员队伍和致富带头人,把乡村振兴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大舞台,调动和激发党员干部积极投身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发挥好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广大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基层治理、产业发展、创新创业等方面汇聚磅礴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使党支部更好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成为带领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的主心骨。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得以有效落实的关键,因而基层党组织不仅要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做好系统规划,更要亲自参与到乡村振兴的每个环节,身先士卒、真抓实干。要主动担负起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的重任,挑起带民致富的大梁,充分了解与挖掘乡村的内在资源。对外联合城乡、企业、高校探索合作共建,推进利益共同体的形成,加快资本引进与转化;对内紧盯薄弱环节持续发力,制定长远规划和战略,与农民农户一对一建立紧密联系,加强帮扶与合作,不断扩大集体经济总量,走出一条党建引领、组织掌舵、党员带动的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子。要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优化创业融资平台,精简办事流程手续,畅通问题咨询和反馈监督渠道,切实维护农民正当权益,不断巩固和拓展乡村振兴的成效。同时要以问题为导向,主动担当作为,加强对乡村振兴中的过程管理和实效分析评估,不断强化工作效能,切实保障国家政策、资金落实落地,用到实处。(杨海波)
上一篇:用心用情答好新时代组工答卷
下一篇:年轻干部要奋力书写新时代的 “为民”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