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三长制”,变“呼声”为“掌声”
更新时间:2024-05-12
浏览量:
“琨芳,我家门前路灯坏了,晚上出去漆黑的,不安全,辛苦来看看……”今天,涟源市荷塘镇塘湾村联户“邻长”唐琨芳接到独居老人电话后,立即联系专人维修,很快就恢复了照明。(5月10日 湖南日报)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探索推行“三长制”(片长、组长、邻长),着力解决“村(社区)以下组织体系不够健全、上传下达不够畅通”等问题,就能变群众的“呼声”为“掌声”,畅通基层治理“最后一米”。
据报道,为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去年7月以来,涟源市着力打造“三长制”服务品牌。相邻的5至15户为邻,村(居)民小组为组,2至3个小组为片,整合“五老人员”、志愿者等力量,每邻民主推选1名群众为邻长,村组干部按照居住区域就近担任组长和片长。全市506个村(社区)共选配片长2381名、组长9449名、邻长25173名,联系服务群众40.6万余户。
通过搭建“片—组—邻”架构,织密了基层治理组织体系;通过片长、组长、邻长的贯通联动,重点发挥好作为邻长的村(居)民代表的作用,让群众遇到问题和困难时能够及时找得到人、办得了事,有效提升了群众满意度;通过推选村(居)民代表,调动了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效激发了基层治理的内生动力;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加持,推动便民服务更趋“一体化”“精准化”“高效化”,有效提高了基层治理的水平和质效。
目前,涟源3.7万余名“三长”共解决群众各类问题9947个,提供微服务90107人次,及时回应了群众的诉求。“三长制”基层治理模式,赢得群众点赞。
社区虽小,连着千家万户;网格不大,但需要步步丈量。“三长”们不定期上门走访,了解联户居民情况,特别是独居老人、低保、残疾、困难等特殊家庭,关注他们的生活需求,着力解决好特殊人群的实际困难,为他们提供便捷的贴心服务,有力促进了邻里和谐。同时,“三长”们积极引导基层群众积极参与小区事务,着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变“呼声”为“掌声”,推动了基层社会治理效能的提升。(文艳)
上一篇:担当时代重任,领航事业前行
下一篇:培养高素质农民,引领乡村全面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