锤炼“四气”锻造过硬基层干部队伍
更新时间:2024-05-22 浏览量:
3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上强调,要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着力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当前,基层治理工作任务繁重,基层“责任超载”“过度留痕”等现象明显,基层干部“精神溜号”、不愿干事、不敢干事、不会干事等不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和凸显,必须切实加以解决。事业兴旺,关键在人,核心看干部。要有针对性地“补漏”“打气”,通过带好、育好、用好、管好等措施,大力提升基层干部队伍战斗力,打通服务人民群众“最后一公里”。
树好导向激励人,让干部干事创业有“朝气”。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据。基层是落实上级决策部署、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高质量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不仅要把责任压实,更重要的是要提振干部的精气神,增强干事的源动力。要用好干部,把讲政治、有能力、干实事、群众公认的干部推荐提拔上来,对在疫情防控、森林防火、抗洪抢险、调处纠纷等急难险重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干部,在推荐使用、职级晋升时优先考虑,建立健全“年轻干部和村级后备干部人才信息储库”,做到常态化储备、动态式管理,树好用人导向。要严明奖惩,注重激励与约束并重,完善谈心谈话等制度,建立基层干部“一人一档”,关注干部身心健康,保障好工作条件,树好工作导向。
以身示范带动人,让干部直面困难有“胆气”。榜样是无声的力量。领导干部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做好表率,特别是面对征地拆迁、化解群体性矛盾纠纷、防范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等急难险重工作,要站到一线,带头啃硬骨头,带头攻坚克难,当好主心骨,以自身的胆识和气魄,带动干部队伍树立信心、迎难而上。同时,要认真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在关键时刻有关键担当,合理运用容错纠错机制,为在重大矛盾问题中敢于斗争、敢于碰硬、不怕得罪人的干部撑腰鼓劲,激发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的责任担当。要健全信访举报监督“双向查核印证”机制,反向调查核实具体问题,正向查核印证一贯表现,实绩贡献,属诬告陷害行为的坚决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搭建平台锻炼人,让干部解决问题有“底气”。成就有多大,平台是关键。基层干部队伍建设要从提升干部的政治忠诚度、岗位胜任度、职业认同度等多维度出发,既要给机会,抓好教育培训、能力养成;又要给舞台,加强实践锻炼、实战训练。要搭建理论学习平台,办好乡镇党校,围绕理想信念、依法行政、群众工作、乡村治理等内容开展培训,为干部“补钙”“强筋”,为践行使命“立心”。要搭建能力提升平台,选派年轻干部驻村开展工作,在农村基建、信访维稳、乡村振兴、乡村治理、项目建设“五个战场”进行一线练兵,提高年轻干部应对复杂局面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岗位履职“立行”。同时,要着重加强乡镇之间、部门之间、乡镇与部门之间的轮岗交流、挂职历练,激活年轻干部队伍的“一池春水”。
挺纪在前管好人,让干部服务群众有“正气”。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懂规矩、守纪律是党对每位党员干部的底线原则和刚性要求,无论在政治上、思想上,还是在工作中、生活中,都要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党员干部要以党纪学习教育为契机,带头对照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对照党章党规党纪、对照初心使命,看清一些事情该不该做、能不能干,守住拒腐防变的防线。要开展警示教育,时刻教育引导干部在形象上自重、在思想上自省、在纪律上自警、在工作上自律。要建立健全日常管理制度,探索将监管“触角”延伸到干部社交生活中,实施“8小时外”访谈制度,不定期开展明察暗访,重点对工作纪律、效能建设、生活作风情况进行督查,严治“庸懒散漫”等不良作风,以高效监督推动乡镇和村社干部履好职、尽好责,服务好群众,树立好形象。
上一篇:年轻干部要牢记嘱托 厚植家国情怀
下一篇:莫把“身边事”不当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