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减负要“见真、见实、见效”
更新时间:2024-05-10 浏览量:
4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调研时强调,“为基层减负要明确权责,不能什么事都压给基层,基层该承担哪些工作,要把职责事项搞清楚”。各级党组织要增强减负赋能工作的针对性,多从基层反映强烈、问题集中之处发力,深化细化为基层减负赋能举措,打通减负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不断巩固扩大减负成果。(中国组织人事报新闻网)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是抓落实的“最后一公里”,要夯实国家治理基石,就需要解决基层干部负担,在减负增效上见真章。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为基层干部干事创业创造良好条件,既要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基层感受最直接、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也要寻根问底,在源头上找症结,深挖病灶靶向施治,方能把基层减负的要求落到实处。
基层减负要见真招。整治文山会海、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考核、纠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工作简单化一刀切”……聚焦基层负担,有针对性发力,能够提升基层减负工作的效率和效果。同时,要看到基层干部面临的负担在不断变化,要重视“老问题”,也不忽视“新问题”,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才能更及时地发现基层干部面临的实际困难,厘清“问题清单”,让党员干部在对照中找到自己的问题。同时,要精准发力、靶向聚焦,就需要在基层减负上出实招,从源头上解决基层负担。
基层减负要务实功。作风建设一直在路上。要持之以恒推进基层减负工作,既要有全局擘画,又要完善制度机制,形成合力,让基层干部从繁文缛节、文山会海、迎来送往中解脱出来。因此,在基层减负的过程中,要避免“一减了之”,要把“实”贯穿基层减负始终,既在措施上更精准,更切实把基层干部面临的问题解决在实处,以更多的时间用在抓工作落实上来,放下沉重心理负担,让他们轻装出发,增强信心和底气,推动基层减负工作走深走实,更好为人民群众服务。
基层减负要求实效。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为基层减负的最终落脚点,是要更好地做好群众工作,真正地把“急难愁盼”的事情办到心坎上,不仅要办事,更要提升效率,让基层减负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因此,在基层减负的过程中,要创新探索,善于借助“互联网+”的新方式,加深干群的联系,也需要党员干部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挥群众监督作用,让减负工作真正地掷地有声,真正地减到“实处”、减出“实效”,营造求真务实、实干苦干的新风正气。
为基层减负,为实干撑腰,让干部真正地从束缚手脚的形式主义中解脱出来,把更多的时间和心思都用在更好服务本职岗位工作上,既要拿出真正为基层减负的态度和决心,也要从思想深处解决好“政绩为谁而树、树什么样的政绩、怎样树好政绩”的问题,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事业观、群众观,做好群众工作,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罗姣)
上一篇:党员干部要把党纪学习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
下一篇:知信行统一,推动党纪学习教育见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