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干部需做好农民住房改造工作
更新时间:2024-05-09
浏览量: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广大农民根本福祉,事关农村社会文明和谐。但如何改造农村农民的居住环境,让他们满意,这却考验着基层党委政府的智慧和担当。
曾几何时,一些地方在改善农村农民住房的时候,照搬城市的发展经验,以为简单地让农民上楼,住进了楼房,农村群众居住环境就得到改善。让农村群众上楼看似没有错,但仔细想一想,这样的规定其实是不接地气的。农村群众,特别是年龄较大,对土地有深厚感情的群众,他们渴望有一块地,种一点时令蔬菜既新鲜又绿色,养一点小家畜。如果像要求城市群众那样来要求农村群众,这是很难让他们满意的。
住房是让农村农民群众住的,该怎样改造,他们最有发言权,因此地方政府在推进农村住房改造工程时,最应该做好的工作就是下高楼、出深院,走村入户,深入基层群众,面对面地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然后根据农村群众的需要,结合他们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对他们的住房进行改造,这样的接地气的农村住房改造,才真正得到农村群众的拥护和欢迎。
“不赶农民上楼、不增农民负担、不忘困难群体”,在改善农民群众住房条件工作中,盐城按照“三不”原则,拆不拆、搬不搬都由农民说了算。改造后的农村群众住房,更是让当地农村群众喜不自胜。“一家一户都有一个院子,每家都分到一小块菜地,小区和以前农房一样保留着农村气息。”这样能够让农村群众记住乡愁的人居环境,自然是农村群众向往的,他们自然会支持拥护。
如此看来,各地在对农村进行住房改造的时候,不是看投入了多少钱,也不是看楼房修得有多么高大上,关键是看契合农村群众的需要没有,是不是真正满足了农村群众的需要,如果是,农村群众一定会点赞的。这样农村住房改造自然也就顺利得多,因此广大基层干部一定要牢记,改善农村农民住房是一个“技术活”,要用心用情用力。(晓梅)
上一篇:@青年干部 以“寄语”之力谱“青春”华章
下一篇:为民服务需做好“小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