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先锋网
网站首页 前沿动态 社情民意 乡村振兴 群众路线 时代先锋 先锋观察 组工建设 教育之声 先锋评论 今日关注 党建之声 本网聚焦

打“组合拳”赴人才山海 立“鸿鹄志”谱基层新篇

更新时间:2024-05-09 浏览量:

“祖国需要我们建设,哪里需要我们,就到哪里去。”这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原浙江大学校长韩祯祥多年前接受采访时的肺腑之言。5月4日,其在浙江杭州逝世,正如采访时所言,几十年来,韩祯祥都在践行着初心和使命。在韩祯祥的支持下,混合班建立了一系列特殊人才的培养机制:实行竞争选拔制、严格淘汰制、推行导师制,贯彻因材施教原则,培养基础厚实、思路开阔、有创新能力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工科人才。(5月6日,中国新闻网)
  近年来,基层人才流失现象屡见不鲜,面临着“年年招,年年走”的人才困境。尤其是欠发达偏远地区的基层存在着条件艰苦、交通不便、事务繁杂、业务琐碎的现实问题,对青年人才吸引力不强,导致当前基层人才队伍不稳定、结构不合理。
  基层相对来说,是文化、法治、党建的“弱势地区”,而基层人才直接关系基层治理的落地落实,因此更加需要青年人才赋予新生动力与发展活力,加强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更好推动基层工作发展,为基层党组织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提升基层治理活力。
  写好青年人才“新篇章”。青年人才干部是推动发展的关键力量,“少年当有鸿鹄志,当骑骏马踏平川”。民族复兴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需要我们青年一代为之行动,将个人的“小我”融入国家的“大我”,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绽放青春之花,用青年一代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人才振兴,重在基层。”基层是人才成长的沃土,是人才施展才华的舞台,更是青年人才脱颖而出的平台。吾辈当立鸿鹄之志,浩浩乾坤搏自强;历尽苦难心愈志,历经磨难志愈坚。
  打好人才吸引“组合拳”。地方政府应牢固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转变传统人才引进观念,立足全局视角统筹规划,因人制宜制定专项政策,通过“精准灌溉”的“梧桐树”去“引得凤凰来”,实现人才队伍的多元化。此外,地方政府要为吸引来的人才提供符合其自身才能的工作岗位,同时还要为人才提供公平的竞争机制和畅通的上升渠道,为人才成长铺路架桥,为人才的才能发挥提供更大的平台和机会。
  建好人才安居“新故乡”。留住人才不仅要靠待遇、政策,还要靠人文情怀。一方面,地方政府可以通过融媒体等多种渠道全方位宣传青年人才对于基层党组织建设以及乡村振兴的意义,在基层积极营造尊重人才、重视人才的浓厚氛围,让人才获得更多的满足感、幸福感。另一方面地方政府要提升本地的综合实力,加强软硬件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改善居住环境,让城市更有温度、吸引力,进而留住人才。(王姜硕)

文章来源:四川先锋网 文章作者:

上一篇:奋力跑好接力棒 砥砺奋进新征程

下一篇:在党纪学习中学会“有守、有畏、有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