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耕细作”让人才“向阳花开”
更新时间:2024-04-28
浏览量:
近日,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的《习近平关于人才工作论述摘编》一书,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发行。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人才工作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思想深刻,为新时代人才工作规划了蓝图、划出了重点、指明了方向。各地组织人事部门要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坚定前行,立足地域发展实际,掌握人才缺口,用心“选苗”、“墩苗”、“护苗”,精耕细作,让人才之花向阳而生、逐光而行,绘就一幅“春色满园关不住”的百花齐放画卷。
用“研精极虑”的决心优中选苗,量才录用筑牢成长根基。“济济多士,乃成大业;人才蔚起,国运方兴”。要选好引进人才,实现千里马与伯乐的“双向奔赴”,首先得用好“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理清人才缺口,然后再根据需求开展引才活动。从产业发展、乡村规划、物流电商、生态保护等多个领域进行人才梳理,摸清当前的人才数量、质量和结构等情况,整理出紧缺人才需求“清单”。政府和企业再根据人才需求“清单”积极开展宣讲会、校园招聘等引才活动,以优厚的条件向急需紧缺人才抛出“橄榄枝”,吸引卫生医疗类、高端制造类、信息技术类等“金凤凰”,打造“近悦远来”人才高地。
用“春风化雨”的耐心一线墩苗,因材施教助力强根丰枝。“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人才之花想要绽放,需要建立健全人才培训体系,为不同类型人才培养搭建“上升梯。”一方面,对于理论知识丰富而实践能力不足的年轻高素质人才,要通过“订单式”培养、“实训类”田间课堂、新型学徒制培养等模式提高专业人才实践能力,让人才真正成为活学活用的“熟手”。另一方面,对于实践经验丰富而科学理论较为缺乏的“土专家”“田秀才”,要注重科学理论和科技产品运用培训,通过搭建人才交流平台、定期邀请高校专家学者开展科技培训等,提升本地人才综合素质,让“人才之花”尽早绽放。
用“推食解衣”的暖心精心护苗,固巢养凤激励干事创业。“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才须待七年期”。聚才引智只是构筑“人才池”第一步,留才用智才是盘活“人才池”的关键。因此,要为人才发展做好服务工作,用“暖心”打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生态圈”,长期留住人才干事创业。不仅要完善人才评价激励机制,打破原有“四唯”人才评价倾向,为人才“松绑”,扫除人才职业发展道路的障碍。更要增强人才归属感,以定期开展联谊会、座谈会等方式了解人才需求和实际困难,从安家落户、子女入学、配偶就业、医疗保障、工作生活等方面解决人才后顾之忧,让人才全心全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不懈奋斗。(杨燕)
上一篇:党纪学习教育要坚持“善学”“细悟”“笃行”
下一篇:多措并举打好基层防溺水“组合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