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浦江经验”中的“鱼水之情”
更新时间:2024-04-25 浏览量:
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到浦江下访接待群众,变“坐堂等访”为“主动下访”,开创了“省级领导下访接访”的先河,“浦江经验”由此形成。这一宝贵经验是改善干群关系、加强基层治理的生动实践,广大党员干部要读懂其中的“鱼水之情”,把握其核心要义,奋力推动“浦江经验”绽放新的活力。
读懂“浦江经验”,在“深入基层”中“察民情”。“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基层一线,是党员干部了解社情民意、向广大群众学习的好课堂,也是领导干部强化宗旨意识、提升群众工作能力水平的大考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俯下身子、迈开步子深入基层,听民音、察民意,找准群众需求,为解决人民群众的关心事、烦心事奠定基础。
读懂“浦江经验”,在“走访调研”中“解民忧”。深入基层调研不是走形式,也不是“例行公事”、完成“任务”。既要“身入”,更要“心到”,只有带着忧民、爱民、为民的深厚感情,才能在走访调研中听真话、察真情,真研究问题、研究真问题。同时解除“民忧”,不能眼高手低、流于表面、搞花架子,而要从群众身边、房前屋后的小事实事做起,不因事小而不为,努力将人民群众的“揪心事”“烦心事”变为党员干部的“上心事”“操心事”。
读懂“浦江经验”,在“真抓实干”中“暖民心”。“感情是一个非常本质的东西,带着感情做事,那是一种温暖,群众看得见、摸得着、体会得到。”“暖民心”是深入基层“察民情”“解民忧”的落脚点,党员干部要与人民群众站在一起,增进与群众的感情,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针对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拿出切实可行的好办法,把好事实事既办出效果,又办出温度,起到办好一件、带动一线、温暖一片的效果。(廖鄢梦)
上一篇:党员助力乡村振兴:组织引领、干部担当 人才汇聚、党建赋能
下一篇:党建领航定向 提升组织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