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先锋网
网站首页 前沿动态 社情民意 乡村振兴 群众路线 时代先锋 先锋观察 组工建设 教育之声 先锋评论 今日关注 党建之声 本网聚焦

写好人才创新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更新时间:2024-04-10 浏览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指出:“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科技创新的实质是人才创新,要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人才动能,就需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促进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为担当者担当,为实干者撑腰鼓劲,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涵养好环境,加强人才培养引进。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环境不好,则人才散、事业衰。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是人才资源得以聚集的关键,要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需要更多创新人才,首先就需要在“聚人才”上下功夫,实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环境对人才的影响是巨大的,要推动形成尊重人才的风尚,坚持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环境,既让人才看到地方的诚意,也在应人才所需、人才所想的过程中,让更多优秀人才汇聚起来,不断增强人才优势,提升创新能力,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强有力的人才动能。
  完善好机制,激发人才创新创造。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要激励人才创新创造,就需要为人才提供更适合创新的环境和机制。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破除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评价、流动、激励等方面的体制机制障碍,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形成具有吸引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努力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要注重人才本土培育、多元引进,在“外引内育”的过程中,让更多优秀人才聚拢来、动起来,同时,推动容错纠错机制落实,鼓励人才创新、支持人才创新,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营造好氛围,保持人才创新热情。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培育新质生产力,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激发干事的动力,保持创新的热情,就需要营造良好的氛围。一方面,要为人才营造开放包容的创新文化氛围,让他们敢于尝试、勇于创新;另一方面,要保障人才创新成果的合法权益,做好人才服务保障,着力消除人才的后顾之忧,全身心投入创新。当然,也要强化对人才的激励保障,做到“以实绩论英雄”,激励人才持续创新,为事业发展注入更多新的科技力量。(马说敏)

文章来源:四川先锋网 文章作者:

上一篇:培养创新型人才,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下一篇:保持“三态”,让年轻干部当好“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