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先锋网
网站首页 前沿动态 社情民意 乡村振兴 群众路线 时代先锋 先锋观察 组工建设 教育之声 先锋评论 今日关注 党建之声 本网聚焦

强化为民服务,走好群众路线

更新时间:2024-04-18 浏览量:

自古以来,我国就有着深厚的民本思想传统。孔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句话强调了民众参与和民众利益的至关重要性。进入新时代,强化为民服务、走好群众路线,更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根本保证。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不断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维护群众核心利益。“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明确指出了民众利益的重要性。在强化为民服务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始终把维护群众的核心利益放在首位。这包括但不限于保障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提高群众的生活水平、保障群众的合法权益等。党组织应当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的政策措施,确保群众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在经济领域,我们要着力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如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等。在社会领域,我们要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让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保持与群众良好沟通。“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充分强调了政府与群众之间沟通的重要性。要走好群众路线,就必须保持与群众的密切联系,及时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党组织要建立健全与群众沟通的长效机制,如开展定期的民情调查、召开听证会、举办公开日活动等,让群众有更多机会参与到政策制定和执行中来。同时,党组织还要善于运用新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拓宽与群众沟通的渠道和方式,提高沟通效率。此外,党员干部要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以真诚的态度、务实的作风,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牢牢站稳群众立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党员干部必须始终站在群众的立场上,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要以群众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群众观念,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做到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在制定政策时,要充分考虑群众的利益诉求和承受能力;在执行政策时,要确保政策落到实处、惠及群众;在解决问题时,要站在群众的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党组织还要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确保他们始终能够站在群众的立场上,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利。(刘艳)

文章来源:四川先锋网 文章作者:

上一篇:坚持以为民谋福祉为目标

下一篇:党员干部用“心”着“色”绘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