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先锋网
网站首页 前沿动态 社情民意 乡村振兴 群众路线 时代先锋 先锋观察 组工建设 教育之声 先锋评论 今日关注 党建之声 本网聚焦

三部曲奏响基层治理和谐乐章

更新时间:2024-04-14 浏览量:

在社会治理体系中,基层治理是至关重要的一环,犹如大厦之基石,关乎国家长治久安与社会和谐稳定。面对新时代的挑战与机遇,我们需要以创新思维和科学方法,精心谱写基层治理的“三部曲”,即“强化党建引领、深化多元共治、优化服务供给”,以此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构建人民满意、社会和谐的基层治理新图景。
  强化党建引领,奏响基层治理的“主旋律”。基层治理的“主旋律”应由党来奏响。党的领导是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强化党建引领,就是要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核心作用,使之成为凝聚民心、汇集民智、协调各方的“主心骨”。首先,要将党的组织触角延伸至基层“神经末梢”。通过完善基层党组织设置,确保党的工作全覆盖、无盲区,使党的方针政策能够在第一时间传达至群众身边,形成上下联动、高效运行的基层党建工作格局。其次,要提升基层党员干部队伍素质。通过教育培训、实践锻炼等方式,增强其服务群众、解决矛盾、推动发展的能力,使其真正成为人民群众的贴心人、基层治理的领头雁。最后,要以党的建设引领各类基层组织建设。通过党组织与居民自治组织、群团组织、社会组织等的深度融合,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合力,使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
  深化多元共治,弹好基层治理的“和弦”。基层治理并非政府的独角戏,而是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交响乐。深化多元共治,就是要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形成政府、市场、社会、公众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良好局面。一方面,要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政府应从传统的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通过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激发市场和社会活力,为多元共治创造条件。同时,强化政府在公共政策制定、公共服务提供、公共秩序维护等方面的主导作用,确保基层治理有序进行。另一方面,要激活社会力量。鼓励和支持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社区居民等积极参与基层治理,通过建立协商议事机制、培育社区社会组织、推行志愿服务等方式,实现政府治理与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此外,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提升基层治理的精准化、智能化水平,助力多元共治。
  优化服务供给,唱出基层治理的“共鸣”。基层治理的最终目标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优化服务供给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这就要求我们在提供服务时,既要注重“量”的充足,更要追求“质”的提升。一方面,要精准对接群众需求。深入调研了解群众实际需求,分类施策,提供个性化、差异化的服务。比如,针对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居家养老、托幼、康复等专项服务;对于就业创业、教育医疗、文化娱乐等方面的需求,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和资源链接。另一方面,要创新服务方式。利用互联网、移动终端等新技术,打造线上线下融合的公共服务平台,实现服务事项“一网通办”、“最多跑一次”,提高服务效率,提升群众满意度。同时,建立健全服务评价机制,鼓励群众参与服务监督和评价,倒逼服务质量提升。
  总结而言,做好基层治理这篇大文章,需要我们奏响强化党建引领、深化多元共治、优化服务供给的“三部曲”。只有这样,才能让基层治理的旋律更加和谐动听,绘就一幅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的美好画卷,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唐燕闻)

文章来源:四川先锋网 文章作者:

上一篇:下好“三步棋”,描绘乡村振兴新图景

下一篇:年轻干部要力戒“五种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