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要戒除“傲”气
更新时间:2024-04-11
浏览量:
当前,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征程中,党员干部队伍是推动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中坚力量。然而,随着地位的提升和权力的增大,一些干部可能会出现“傲”气的倾向,这不仅影响了个人的成长,更对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了潜在威胁。因此,党员干部必须时刻警醒自己,不能滋生傲气,而要严肃自身作风、常怀为民之心、学会克制情绪,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
严肃自身作风。作风是党员干部形象的直接体现,也是能否得到群众认可的关键。一个“傲”气的干部,往往作风飘浮、脱离实际,不仅难以服众,更可能给工作带来阻碍。因此,党员干部必须严肃自身作风,做到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在工作中,干部要深入实际,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要坚持求真务实,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同时,干部还要加强自我约束,遵守党纪国法,做到公正廉洁,以实际行动树立良好形象。
常怀为民之心。党员干部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因此,必须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一个傲气的干部,往往容易忘记初心,忽视群众的需求和期望。因此,党员干部必须常怀为民之心,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在日常工作中,干部要密切联系群众,倾听群众的呼声和诉求,努力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要深入基层,了解群众的生产生活状况,为他们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同时,还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以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学会克制情绪。情绪管理是党员干部必备的一项能力。一个不能克制情绪的干部,往往容易在冲动之下做出错误的决策和行动,给个人和事业带来损失。因此,党员干部必须学会克制情绪,保持冷静和理智。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党员干部要保持平和的心态,不气馁、不焦躁;要善于分析问题、化解矛盾,寻求最佳解决方案。同时,干部还要加强自我修养,提高情绪管理能力,做到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稳定的情绪。(白云)
上一篇:科学开展调查研究工作
下一篇:甘于奉献,带头干事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