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养德 廉以兴业
更新时间:2024-04-02 浏览量:
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自古以来涵养的“厚德载物、为政以德、天下为公”等道德观深刻影响着中华儿女,其中蕴含着修身立德、治国齐家之意的箴言历久弥新,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给予我们启发与警示,对个人的成长和国家的长治久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君子博学深谋,修身端行,以俟其时”还是“勤以为民、廉以养德、淡以明志、静以修身”都强调我们需要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提高自身的学识能力,才能有实现抱负、发挥价值、为民服务的机会。
立私德,克己修身。所谓“正心以为本,修身以为基”,个人的德行修养既是立身之本,也是成业之基。而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关键就在于自我约束,做到自省自警自励,慎独慎初慎微。一是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以道德优秀者为榜样,以道德低下者为警示,常省常新;二是克制自身对外界诱惑的欲望,能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培养强大的定力;三是知行合一,把正确的道德认知贯穿于做人做事的方方面面,持续打牢道德根基。
养公德,立志立业。广大青年人和党员干部们首先应当将自己的人生理想与国家的伟大复兴紧密结合,始终牢记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与使命,将人民幸福、国家富强作为终生奋斗的目标和事业,厚植为民情怀,培养使命担当,在抛弃“小我”中成就“大我”。同时,应牢记“廉政以立身,勤政以务公,善政以治国”的深刻道理,保持廉洁的从政品格,导廉敬、倡廉正、行廉能,不求一时的显绩,但求萌福后代的长效功绩,在“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为官”中用自己的勤奋、善学、务实作出造福人民与国家的事业。
扬清风,立德树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要将勤俭节约、修身养性、担当作为、为国为民等优秀的思想观念形成社会风尚不断传承,成为激励一代代青年人的社会价值取向。各级党组织、机关单位、高校等应依托优秀的传统文化,通过开展社会调查、培训学习、志愿活动、公益活动等方式让青年人和党员干部们在实践中体悟和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基因,锤炼品德修为,自觉将个人价值的实现融入人民幸福、国家富强、民族兴旺的征程中。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廉正是个人立身为公的道德基础,廉政是国家良法善治的政治基础。每个青年人都要从崇尚道德做起,从廉洁自律做起,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理想信念,在工作上自觉担当作为,在中华民族弯道超车的道路上成为一道最靓丽的风景。(刘晏岑)
上一篇:弘扬“雷锋精神”,践行初心使命
下一篇:“办公桌”搬到一线,书写服务群众“幸福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