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紧《平“语”近人》中的“安全钥匙”
更新时间:2024-03-15
浏览量:
《平“语”近人——习近平喜欢的典故》(第三季)第十集“雄关漫道真如铁”,围绕“国家安全”这一主题展开,通过解读习近平总书记引用、化用过的“天下之势不盛则衰,天下之治不进则退”“于安思危,于治忧乱”“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等古文经典,深刻阐释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基本内涵和重大意义。
安全生产作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紧紧关联着社会的和谐稳定与人民的安宁福祉。广大党员干部必须深刻理解并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核心指示,怀揣“每刻都需警醒”的紧迫感、深植“每地都似踏雪寻冰”的警觉性、加强“每位都有担当”的责任感,于平安中预见危机、在细微处防范风险、于日常中坚守防线,用实际行动确保公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不受侵害,为社会的繁荣发展筑起坚固的保障之墙。
砥砺“事事精益求精”的责任感,在细致入微中筑实“安全屏障”。“细节决定成败,安全生产更是如此。”“安全生产是民生大事,事关人民福祉,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一丝一毫不能放松。”因此,广大党员干部必须以精益求精的态度,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对待每一个安全生产的细节,骤都不能有丝毫的马虎和大意。要在精细化管理上下功夫,通过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确保每一个环节都有明确的标准和要求,明确任务、压实责任,在细微之处见真章,筑牢安全生产的铜墙铁壁。
强化“人人担当尽责”的使命感,在协同配合中稳固“安全基石”。安全生产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体成员的共同参与和努力。广大党员干部要树立“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意识,不仅在职责范围内发挥作用,还要主动跨前一步,协同其他部门和岗位,形成合力。积极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带动全体员工投身安全生产,以高度的责任感来对待安全生产工作,自觉践行安全生产的理念,做好日常排查隐患,抓好问题整改,做到防患于未然,形成全方位、全过程、全员参与的安全生产格局,夯实安全生产的基石,确保安全生产的稳定有序。
坚持“时时放心不下”的警惕性,在动态防控中守牢“安全底线”。安全生产永无止境,片刻不能放松。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保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状态,对待安全生产始终保持高度警惕。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动态监控机制,对安全生产形势进行实时监测,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安全生产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广大党员干部要认识到安全生产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不放松,健全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在见微知著中筑牢安全底线,将潜在的安全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刘相君)
上一篇:舞动《平“语”近人》中的“文化旗帜”
下一篇:提高“政治三力” 筑牢时代中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