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挖“千万”富矿 绘就振兴画卷
更新时间:2024-03-14 浏览量: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推动乡村振兴,必须深入调研、找准方向、精准施策。广大党员干部要继续深挖“千万工程”的精神富矿,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于“千丝万缕”中“寻脉络”,持“为民之心”解“民生之难”,锤炼“洞察秋毫”的“好心力”。调研如同绣花,需精心细致,方能找准民生难点、痛点。广大党员干部要牢记“民之所望,施政所向”,在调研中关注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通过走访群众、实地考察、数据分析等方式,梳理出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清单,为精准施策提供有力支撑,要保持敏锐的观察力和洞察力,善于从纷繁复杂的表象中抓住问题的本质和关键所在,为科学决策提供准确依据。
在“千言万语”中“聚共识”,铸“同心之锁”开“共富之门”,锤炼“凝心聚力”的“好口力”。调研不仅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更是凝聚共识、汇聚力量的过程。广大党员干部要在调研中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尊重群众首创精神,激发群众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设置意见箱等方式,多渠道收集群众意见和建议,确保决策更加符合实际、贴近民意,要善于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党的政策主张和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引导群众自觉投身到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中来。
借“千钧之力”以“破坚冰”,举“非常之措”以“建奇功”,锤炼“攻坚克难”的“好魄力”。乡村振兴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广大党员干部以钉钉子精神狠抓落实、久久为功。在调研中,要敢于直面困难和挑战,勇于担当作为和创新实践。对于群众反映强烈、长期未能解决的问题,要采取非常之举、拿出特殊之策,集中力量进行攻坚克难,要保持战略定力和耐心韧性,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和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清醒推动乡村振兴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绘“千村万落”之“新画卷”,以“五彩之笔”绘“共富之景”,锤炼“共谋发展”的“好手力”。调研的最终目的是推动工作、促进发展。广大党员干部要将调研成果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具体行动和生动实践。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整合各方资源力量、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等措施,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要注重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和创造活力,共同描绘出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于新明)
上一篇:深入领悟党的理论永不止步
下一篇:实干兴业的要“成色”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