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实干实绩交出“人民满意”新答卷
更新时间:2024-02-28
浏览量:
2月21日,第七届四川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表彰大会在成都举行,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晓晖出席大会并讲话。他强调,“为民造福”永远是公务员的最大政绩,“人民满意”永远是公务员的最高标准。(2月22日 《四川日报》)
新时代新征程,党员干部要牢记嘱托再出发,坚持开拓创新、奋发进取、真抓实干,不断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添砖加瓦,在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带给人民群众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交出更多“人民满意”新答卷,让“为民造福”的成色更足质量更高。
牢记初心使命,深刻把握和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根本标志。争做“人民满意的公务员”,要坚持人民至上、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定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牢记誓词,忠于宪法、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坚持“公”字当头,勇担时代重任、保持奋斗激情,把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忧群众之所忧转化为实际行动,与群众同甘共苦、携手前行,着力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等问题,在不断密切与群众联系、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的过程中,持续提升群众的满意度。
坚持真抓实干,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敢担当、善作为,是好干部的重要标准,是新时代党员干部的内在要求,是干事创业的根本所在。创造更多实绩实效,要坚持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运用好“四下基层”经验,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埋头苦干的劲头,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广大党员干部要撸起袖子加油干、挽起裤脚向前冲,聚焦群众的“急难愁盼”,紧盯群众身边的“关键小事”,抓住关键、找准切口、狠下功夫,把利民的事办实办细办好,带给人民群众更多的实惠。要始终用群众满不满意来检验和衡量工作,及时发现不足、补齐短板,不断提升谋发展、解难题、办实事的质效,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永葆政治本色,守住底线不越红线在清正廉洁中行稳致远。“廉者,政之本也。”廉洁自律是永恒话题,也是终身课题,是党员干部的立身之本、处世之道。当好新时代“人民公仆”,要争做新时代廉洁奉公的表率,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牢记清廉是福、贪欲是祸,真正守住“底线”、不越“红线”,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真心实意为民办事、用心用情为民解忧,交出更多“人民满意”的答卷。“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坚持以身作则,注重在小事小节中树立良好榜样,勤掸“思想尘”、多思“贪欲害”、常破“心中贼”,把权为民赋、权为民用、利为民谋,植根于心、践之于行,坚持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在行得端、走得正中行得稳、走得远。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广大党员干部要以“人民满意的公务员”为标尺,始终牢记党和人民重托,自觉肩负光荣使命,大力弘扬奋斗精神,以实干实绩更好推动发展、造福人民,在新的征程上继续书写“人民满意”新答卷。(钟国仁)
上一篇:聚力笃行“党的领导”,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下一篇:确保党史学习教育“收尾”不“收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