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源市长坝镇:党建引领聚合力 驻村工作队架起乡村振兴“致富桥”
更新时间:2025-10-10
浏览量:
为破解乡村产业发展瓶颈、拓宽农民增收路径,万源市长坝镇驻村工作队以党建为核心抓手,深耕基层一线,创新帮扶模式,通过“村村直播”、电话精准对接、多元渠道搭建等举措,全力帮助村民拓展特产销路,让深山特色农产品走出山沟、走进城市家庭,以实干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建强支部堡垒 点燃产业发展“红色引擎” 驻村工作队始终将强化村党组织建设作为帮扶首要任务,从组织建设、能力提升、示范带动三方面发力,把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 夯实组织基础。协助村“两委”完成班子配齐配强工作,规范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等党内组织生活制度,通过定期开展党务工作培训,提升村党组织规范化建设水平,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与战斗力,让村党支部成为引领乡村发展的“主心骨”。 提升发展能力。围绕产业发展需求,组织村内党员开展政策理论学习4场,重点解读乡村振兴、农业产业扶持等政策;分2批次带领党员骨干赴周边先进地区考察特色种养、农产品电商等成功案例,学习先进经验;联合农业技术部门开展技能培训3次,内容涵盖中蜂养殖、土鸡疫病防治、农产品包装设计等,切实提升党员带动产业发展的能力。 打造示范标杆。通过政策倾斜、技术指导、销路对接等方式,重点培养党员特色种养示范户5户,其中中蜂养殖示范户2户、生态土鸡养殖示范户2户。示范户率先扩大种养规模、改进生产技术,形成“党员带头干、群众跟着上”的良好氛围,带动全村20余户农户加入特色产业发展队伍。 创新帮扶模式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后一公里” 针对山区农产品“销售难、渠道窄、溢价低”的痛点,驻村工作队创新思路、多措并举,借助互联网技术与线下资源,构建“线上+线下”立体销售网络,为农产品打通外销通道。 “村村直播”让土特产变“网红货”。工作队队员化身“助农主播”,深入田间地头、养殖基地搭建直播场景,通过镜头实时展示蜂蜜摇蜜过程、土鸡散养环境等原生态画面,向网友讲述农产品背后的乡村故事与种养户的奋斗历程。邀请“网红”直播,并设置“产地直供”“限时优惠”等环节,拉近与消费者距离。截至目前,累计开展直播20余场,吸引在线观看超2万人次,带动蜂蜜、土鸡蛋等农产品累计销售额突破140万元,彻底扭转部分农产品滞销局面。 “电话热线”实现供需精准对接。工作队主动梳理企事业单位、农产品经销商等潜在采购方名单,安排专人通过电话逐一沟通,详细介绍长坝镇特色农产品的品质特点、产能规模、价格优势,建立稳定合作意向。同时,将市场需求(如土鸡蛋供应量、蜂蜜包装规格要求等)及时反馈给农户,引导农户根据需求量调整生产计划,逐步实现从“盲目生产”到“按需供给”的转变,目前已与2家单位达成长期供货合作,年均销售农产品稳定增长。 “多元渠道”构建销售闭环。除直播与电话对接外,工作队还助力村民开设电商网店1家,入驻本地农产品电商平台;组建微信销售社群9个,吸纳客户200余人,通过社群定期推送产品信息、售后反馈,培养稳定客户群体;组织农户参加市农产品展销会1次,进一步提升长坝镇特色农产品的市场知名度与影响力。 凝聚工作合力 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驻村工作队的帮扶成效,不仅体现于农产品销售额的增长,更在于乡村发展活力的全面激发与村民内生动力的有效提升,为乡村振兴按下“加速键”。 农民增收有“实利”。畅通的销售渠道让村民农产品销量大幅提升,户均年增收达1000余元。实实在在的收益让村民发展产业的信心更足,已有10余户农户主动申请扩大种养规模,村民自主发展产业的内生动力持续增强。 品牌建设有“突破”。通过统一设计产品包装、制定质量标准、整合宣传资源,目前正在申报打造“长坝土蜂蜜”“生态土鸡蛋”“长坝面条”等3个地方特色农产品品牌,产品溢价率提升20%以上,在区域市场形成一定知名度,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 干群关系有“温度”。工作队队员扎根基层,走村入户了解需求、解决难题,从帮农户申请产业补贴到协助销售滞销农产品,从指导生产技术到协调快递运输,用务实作风与真心帮扶赢得村民信任。如今,村民遇到问题主动找工作队商量,党群干群关系更加紧密,党的执政根基进一步夯实。
上一篇:达川区成功举办"三线联动"基层艾滋病防治能力强化培训班
下一篇:遂宁市用好“红土先锋”党员教育平台 有效破解基层党员教育实际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