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县嘉明镇李明慧:躬耕履职路 情系万家灯
更新时间:2025-08-05
浏览量:
在泸县嘉明镇少华村的田埂上,总有一个步履匆匆的身影,她时而观察稻谷长势,时而慰问户外工作者,时而走家串户、家长里短解决问题纠纷,她就是少华村党总支书记李明惠。李明惠同志将热忱倾注于这片土地,在基层一线书写着“为民服务”的生动答卷。 党建引领 乡村振兴的“领头雁” “党组织是村里的‘主心骨’,党员就得往前冲。”这是李明惠常挂在嘴边的话。任职以来,她带领少华村党总支筑牢战斗堡垒,先后摘得“五星级党组织”“四川省卫生村”“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这些荣誉的得来绝非偶然,而是李明惠一心为民的体现。 少华村因地理区位条件影响,土地撂荒日渐增多,李明惠同志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看着田野里与日俱增的杂草,她寝食难安!她说:“土地不能荒,群众们的日子更不能荒!”在她的牵头下,村组干部、党员和村民代表探讨出“合作社盘活土地”的路子。带着党员群众自筹的25万元,带领群众在100余亩撂荒地一锄一锄地开荒,看到荒地上种起了成片的洋芋、大豆等农作物,闲置的土地终于结出了“金豆豆”,李明惠笑了。除了开荒种地,合作社还增设了不少务工岗位,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打工挣钱。2023年,李明惠再拓思路,以村集体资产公司为龙头,整治250亩残次林、种下300亩小麦,让村集体经济收入从2022年的3000元飙升至10万余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从1.3万元增至1.4万元,曾经“愁眉苦脸”的少华村,如今满眼是“喜笑颜开”的景象。 履职尽责 群众身边的“排忧者” “党总支书记不是头衔,是揣在怀里的责任。”李明惠深知这一点。每年春耕,少华村因离提灌站距离很远,春耕用水无法输送到少华村河塘,周边也无可用河流修建提灌站,春耕用水就成了群众生产的“心头大患”。 “庄稼等不起,群众等不了!”她放下身段,揣着村民的期盼,一次次往邻县镇——隆昌市石燕桥镇跑。在紧邻村办公室里软磨硬泡,“庄稼无水,群众无饭吃”,在一次次的劝说下,对方被她的坚持所感动,最终为少华村的群众引来了“希望之水”,这条跨越县域的“引水渠”一流就是20余年。每当清水顺着渠沟浸润干裂的土地,村民们总会念叨:“李书记就是咱的‘及时雨’,把难事办成了暖心事!” 桥梁纽带 民心工程的“闯关侠” “户户通”是每个村的梦想,但是想要实现这个梦想却万分艰难。当道路硬化工程来到少华村时,部分村民起初并不“买账”,有人担心占用自家门前地,有人对需要集资修路不满意,也有人对政策细节有疑问,一时间抵触情绪蔓延,工作一度陷入僵局。面对各种阻力,李明惠没有退缩,更没有简单采取强硬措施推进项目进度,她敏锐地认识到,症结在于沟通不畅、疑虑未消。 于是,她带着政策文件和一颗真心,带头开启了“敲门行动”。一家一户地走,一条板凳一条板凳地坐,耐心倾听村民的顾虑、牢骚甚至指责。她用最朴实的乡音、最浅显的道理,掰开揉碎讲解政策红利、长远效益,针对各家各户的具体问题,逐一解释,寻求最佳解决方案。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经过一轮又一轮细致入微的思想工作和沟通协调,村民的顾虑逐渐打消,抵触情绪化为理解支持。最终,在她的不懈努力下,成功打通了村里的9条“断头路”,贯通了4条连接外界的“民心路”,实现了全村“户户通路”的目标。 这位来自田间地头的党总支书记,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她步履坚实,扎根乡土;她心系群众,情牵民生;她履职尽责,推动发展。她是少华村乡村振兴的领路人,更是乡亲们信赖的贴心人和代言人!
上一篇:大竹县童家镇:念好麻花产业“三字诀” 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下一篇:犍为县玉津镇:党建引领促振兴,直播赋能助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