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先锋网
网站首页 前沿动态 社情民意 乡村振兴 群众路线 时代先锋 先锋观察 组工建设 教育之声 先锋评论 今日关注 党建之声 本网聚焦

筠连县乐义乡:健全“新农人”全流程培育体系激活乡村振兴“人才引擎”

更新时间:2025-07-15 浏览量:

筠连县乐义乡坚持把人才作为推动乡村发展的“第一资源”,坚定实施人才入乡“新农人”培育集聚行动,探索构建“选、用、留”全流程培育体系,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劲人才活力。

     围绕产业把人选出来

坚持“人才跟着产业走”,立足“菜”“花”“蛇”“药”四大产业布局,大力实施“靶向引才”计划,推动人才供给与产业发展精准匹配。一是划定范围选。突出把高校职校毕业生、返乡创业企业家、退役军人、返乡创业农民工以及高校科研机构专家、退休专家和医生教师六类群体纳入培养视野,分类研究培养方向及扶持措施,确保人才选拔工作有的放矢、精准高效。二是双线摸排选。采取“线上+线下”双线摸排机制,线上通过农业技术服务微信群等平台发布人才召集令,线下通过“院坝问需会”、“乡情恳谈会”、乡镇政协工委“有事来协商”等走访调研,把有意愿、有技术的潜在对象找出来,实现“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的转变。三是建好台账选。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带头开展“敲门行动”,逐一摸排人选能力特长、投资意向、政策需求等信息,精准“画像”建立“潜在人选资源库”。截至目前,全乡已初步摸排培养人选32人。

     搭建平台把人用起来

坚持“在实战中培养,在项目中成长”,整合各方资源构建多元化培养场景,帮助培养人选尽快成才。一是动员到村任职。结合村“两委”换届选举、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等重点工作,支持培养人选到村担任村党组织带头人后备力量、产业发展顾问,在参与村级事务、产业发展中找到就业创业方向。截至目前,全乡15名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中,有5人是“新农人”培养人选。二是联合企业培养。联合腾成农业等本地龙头企业,通过提供产业指导、技术帮扶、产销对接等方式,支持培养人选进入产业链上下游,帮助培养人选弥补生产经营销售等方面短板,扶持发展新型经营主体。三是支持创新创业。梳理全乡乡村振兴补助资金项目、闲置及低效集体资产资源,通过公开挂网、定向推送等方式,为培养人选提供创业“机会清单”,解决场地、设备等前期投入后顾之忧。沙地村党组织书记、退役军人刘文华依托村集体资产资源,以商招商引进沐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连片流转土地300亩,投资1500万元打造中药材全链条产业化建设项目,预计可实现年产值900万元,带动灵活就业150余人、人均增收1.5万元。

     做优服务把人留下来

构建“三心工程”服务体系,打造拴心留人良好生态,让更多“新农人”扎根家乡、建功家乡、奉献家乡。一是政治同心树导向。跟踪掌握培养人员政治素质、发展实绩等现实情况,对产业发展好、示范带动强的优秀人选发展入党、推荐评选“两代表一委员”,同时在“中国农民丰收节”“五一”劳动节等重要节日,选树一批先进典型进行表扬奖励。今年以来,培养人选中,有5人递交入党申请书、17人支援筠连“2·8”山体滑坡抢险救灾及后勤服务。二是政策暖心解难题。对选准的项目、看准的人,选派班子成员担任“贴身管家”,实行“三单四定”(建立问题、责任、时限清单,实行定人、定时、定责、定效管理)机制,对接县级部门及金融机构,帮助争取融资、土地、技术等政策支持。近年来,帮助培养人选争取提灌站建设、蔬菜大棚扩建等项目资金1000余万元,有效解决创业初期“卡脖子”难题。三是生活舒心强归属。落实领导干部包干服务企业机制,建立“1名领导+1名村干+1名乡贤”结对机制,定期举办“乡村人才沙龙”“产业发展圆桌会”等活动,协调解决培养人选生产生活方面困难需求47件次,用真情实感增强人才归属感。

文章来源:筠连县乐义乡 文章作者:

上一篇:大竹县石桥铺镇:点燃党建“红引擎” 激活发展“新动力”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