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先锋网
网站首页 前沿动态 社情民意 乡村振兴 群众路线 时代先锋 先锋观察 组工建设 教育之声 先锋评论 今日关注 党建之声 本网聚焦

威远县人社局:聚焦“民生工程”端牢“就业饭碗”

更新时间:2022-12-20 浏览量:

  今年以来,威远县人社局面对后疫情新就业形态,广泛促进就业、鼓励创业,真情援助失业、服务企业,聚焦“民生工程”, 端牢“就业饭碗”。
  为企纾困“稳饭碗”。一是 “返”。将大型企业稳岗返还比例由30%提至50%,中小微企业返还比例从60%提至90%,为587户企业发放稳岗补贴638.5万元,惠及职工10000余人。二是“缓”。对5个特困行业和17个困难行业以及受疫情影响暂时困难中小微企业实施社保费缓缴664.22万元,惠及101户企业6744户职工。三是“补”。对餐饮、零售、旅游、运输等行业, 采取“免申即享”的经办模式,由企业“即申即享”简化为直达快享,采取不见面、“网上办”服务,实现企业零跑腿,为102户企业发放一次性留工补贴138.65万元、一次性扩岗补贴6.1万元 。
  联动供需“找饭碗”。一是当好“住家保姆”。成立优化营商环境“劳动力市场监管”工作专班,建立人社政策企业微信群,深入走访企业,收集企业意见建议,帮助企业解决106个问题,不断增强市场主体的获得感、满意度。二是当好“贴身保安”。依托江苏苏州、新疆乌鲁木齐2个农民工服务站、北京等21个驻外党组织和昆明等8个外埠商会等组织,开展跨区域、点对点劳务合作。目前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19余万人。三是当好“就业红娘”。依托“社区+大数据”系统,收录10万余人城镇劳动力就业基本情况,对就业意愿不强的加强职业指导,对技能不足的组织参加职业培训,对难以就业的困难人员实施就业援助。1-11月,城镇新增就业8689人,低于4.1%的控制线。
  分类施策“送饭碗”。紧紧围绕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就业困难人员等群体强化精准帮扶,一是就业110“推荐”行动。开通“2959110”热线,为每个有就业愿望重点群体人员提供就业岗位不少于3个、开展后续跟踪服务不少于3次的就业援助。1-11月 ,“就业110”推荐就业223人。二是就业培训“造血”行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由群众“下单”,学校“上菜”。免费开展“兴趣式”“菜单式”“校企式”“转移式”“四类”培训。1-11月 ,开展重点群体技能培训43期1411人。三是灵活就业“拓展”行动。鼓励发展“地摊经济”“夜市经济”“临时经济”“快递小哥”“直播+网红”,通过非全日制、季节性、新业态等形式就业,按规定给予1448人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
  创业支持“造饭碗”。“一人创业十人就业”,充分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一是扩增量。充分发挥创业贷款金融“杠杆”作用,审核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683万元、大学生创业补贴14万元、农民工返乡创业补贴114万元,创业带动就业1500余人。二是促孵化。在严陵工业园区大学生孵化基地安排一定比例场地,对符合条件的创业项目,享受一次性创业补助、创业担保贷款、吸纳就业奖励、社保补贴、岗位补贴和就业见习补贴,以及其他各项奖补政策。目前已入驻在孵企业15户,吸纳就业人数100余人。三是激归雁。结合巩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出台“八大回家工程”“十条重要措施”“五个一工作机制”,全方位支持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1-11月,新增返乡创业人员352人,投资规模达8亿多元。   
  政策兜底“保饭碗”。一是农村兜底。针对因疫情无法返岗、无业可扶、无力脱贫“三无”的建档立卡脱贫劳动力,新增140个农村公益性岗位,重点开发疫情防控宣传员、乡村道路维护员、保洁保绿员等岗位,岗位采取非全日制用工,按每人每月400元进行岗位补贴。二是城镇兜底。针对“4050”人员、残疾人员、低收入家庭人员、连续失业一年以上的人员等就业困难人员,重点开发文明劝导员、保洁员等城镇公益性岗位223个,按每人每月3020元进行就业援助。三是扩大范围。及时足额为符合条件为577人发放失业保险金905.17万元,为81人发放失业补助金5.99万元,为2185人次发放临时价格补贴8.1万元,切实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

文章来源:四川先锋网 文章作者:

上一篇:渠县审计局:“三明一研”提升审计质效

下一篇:达州市达川生态环境局召开党风廉政建设专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