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射洪:“三个转变”让乡村规划师 成为和美乡村“代言人”
更新时间:2024-10-31 浏览量:
近年来,四川射洪在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城乡融合中,对乡村规划师作出精准定位,高度重视人员培育和队伍建设。特别是在射洪市委提出的稳在乡村、强在乡村、美在乡村、顺在乡村“四在乡村”工作思想指导下,将“美在乡村”工作重点与乡村规划师主要职能紧密挂钩,充分发挥乡村规划师特殊而重要的作用,努力实现“三个转变”,让乡村规划师成为和美乡村“代言人”。
零的突破︱从“没”到“美”,规划师变成了设计师
2010年,四川拉开了5·12特大地震灾后重建工作序幕,该项工作急需大量的规划支持和技术指导,但由于区(市)县、乡镇在乡村规划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上存在短板,许多乡镇没有专业乡村规划人员,射洪也在其中。推出乡村规划师制度,从2003年开始酝酿、调研设计、试用运行到2010年全国首推,成都经历了7年时间,此后,四川近七成市州建立了乡村规划师制度。2016年3月7日,原射洪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射洪县乡村规划师管理办法》,全县正式启动乡村规划师工作,原县规划局面向社会聘请专业人才成为乡村规划师,并把他们派驻到各乡镇参与乡村规划。
从“0”到“1”,对射洪乡村规划师制度建立来说,流逝的是岁月,付出的是努力。对乡村规划师来说,是机会,也是挑战。“上大学的时候,就想考注册城乡规划师,毕业后回到射洪应聘工作,刚好看到有乡村规划师的招聘,可能个人意愿和专业方面的因素,我被成功录用……”成为射洪首批乡村规划师的杨云森说道。除了杨云森之外,首批乡村规划师还有冯彪、邝浩2名同志。
2019年射洪撤县建市,全市30个乡镇“浓缩”至2个街道、21个乡镇,作为射洪乡村规划工作和乡村规划师管理的主管部门,射洪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采用对外面向社会引、招、聘,对内瞄准系统选、育、定等“6招数”加强乡村规划师队伍建设,每年通过日查、月考、季筛选、年总结等“4环节”推动队伍数量动态平衡,质量稳中有进。每名乡村规划师每年完成12次专题调研,撰写1份研讨报告、1篇体会文章。截至2024年10月份,全市共有23名乡村规划师,被派驻到21个乡镇工作,“一镇一师”生动格局真正形成。
“一座座村庄,一条条道,一处处美景心中绕……”被改了歌词的《谁不说咱家乡好》歌曲,在广兴镇东塔村广为流传。派驻广兴镇的乡村规划师杨楠介绍到,根据东塔村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征,结合调研结论、底线约束、功能定位、用地布局、产业发展、居民点和设施建设、整治修复等内容,在规划该村时,把“三景”“三园”作为设计理念,即把东塔村打造成一点一景、一步一景、一处一景的花园式、果园式、菜园式美丽村庄,集成“小美”、铸就“大美”。
情的投入︱从“合”到“和”,规划事变成了民生事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乡村要真正实现与城市'合二为一',必须在这个合字上做文章。”分管城乡规划工作的总规划师蒋竑谈到。
射洪市委二届七次全会上提出了“对标竞进、创新担当,做强工业、美丽城乡,提速交通、扩大消费,建设八区、奋进百强”的工作思路,其中,“美丽城乡”就是城乡融合的一个方面,最终落脚为城市更新、和美乡村。和美乡村,规划为本。成都在首创并实施乡村规划制度的十几年时间,不断完善制度,推出了“1573”的“成都模式”,更是在2020年发布了倡导建立新时代中国乡村规划师制度的“成都共识”。从2016年起,射洪全体乡村规划师奋力拼搏、勠力同心,在射洪广袤乡村中,把“成都模式”“成都共识”变成了“射洪公式”“射洪认识”。
何谓“射洪公式”?即在乡村规划上做加法,做“合”的文章,由此产生最大效能,也就是最大“和数”,简言之就是“1+1+……=∞”。除了制度上明确的规划职能外,乡村规划师还需要具备美学、文学、设计学、建筑学、园林学、历史学、地理学、管理学、心理学等专业素养,合多种技能于一身。而“射洪认识”的内涵为,全体乡村规划师要做到“乡村规划与上位规划契合、聘任职务与实际任务融合、图上设计与村之大计重合、落实办法与群众想法结合”。
和合理念,和美乡村。合是动作,是投入,和是结果,是成绩。长期以来,射洪乡村规划师把乡村规划视作民生工程,以院坝会、围炉会的形式集民意、听民声、暖民心,不仅对乡村外观的形、色、风、韵、味作出规划,也对内部的水、电、气、网、路作出规划,更是对村民的住、行、娱、种、养作出规划,让条条块块的规划设计图活起来。规划设计“不违和”带来乡村群众生活和和美美。8年间,射洪乡村规划师参与规划审查的项目将近80项,提出建议100多份,代表乡镇政府组织编制规划30项,向当地政府提出改进规划工作的建议和措施50条。
心系规划,情洒乡村。射洪市委谭晓政书记在《四川日报》发表了《以“四个融合”为发展路径 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的署名文章,文章指出的“四个融合”就是和美乡村的真实映射,而这些也正是乡村规划师的真情流露。
质的飞跃︱从“新”到“兴”,规划图变成了幸福图
城乡融合的实质是城乡一体化发展,乡村规划的落点最终是以推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乡村振兴。射洪被四川省政府选定为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城乡融合试点县市,全市21个乡镇、282个行政村,从射洪置县一千多年时间,“乡”的味道浓厚,“村”的特征明显,促进城乡融合、推进乡村振兴,射洪基础好、底子厚。可以说,射洪发展乡村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天然优势,给乡村规划师施展才能搭建起更宽广的舞台,提供了更多机会。
“舞台搭起来了,才能演戏。乡村规划师在规划设计每个乡村时把发展乡村产业这个因素考虑进去了的,只有确保了乡村外貌新带来发展产业兴,这个规划才是合格的。”分管规划工作的射洪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蒲焕讲道。
乡村外貌新,前提是思想新,关键是设计新。近年来,射洪坚持把握传统与时尚、文化与经济“两条线”,根据每个乡村历史渊源、文化底蕴、人口规模、地理环境等实际情况,在编制市、镇、村“三级规划”中将村规作为一个重点突出出来,乡镇政府、镇自然资源规划所、乡村规划师以及专业规划机构联合,因地制宜、因村而异给每个乡村量身定做乡村规划方案。“乡村规划出在乡村规划师的手上,实际上出在他们的脑中。”射洪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国土空间规划股股长陈永富这样评价乡村规划师。该局将每个月第三周周一定为“乡村规划师联席日”,组织召开乡村规划师工作成果交流会,23名乡村规划师进行集体办公,分享经验、提出建议,一些乡村规划的“新点子”被“碰撞”了出来。
广兴镇双江村以文宗苑、陈子昂衣冠冢、陈家祠堂等为点,以沿村公路为线,规划设计长条形村落,以此发展旅游观光业;金华镇牯牛村在“牛文化”上做文章,依托“有山、有水、有坝地”的天然禀赋,发展种养殖业;涪西镇龙垭村拓展“红医文化”,将全村打造成贺诚将军故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瞿河镇中皇村以原解放军3536厂老厂区为重点,发展红色文化产业;沱牌镇临近舍得酒业的几个乡村,重点打造酒文化,发展酒产业……
高质规划力催生新质生产力。“以前农村的人总往外面跑,现在农村修得这么漂亮,一些老板愿意在农村投资建厂房,跑外面的人就回来住,回来上班,既把老人照顾了,又能挣钱。农村规划留住了乡愁也留住了人。”家住广兴镇东塔村十一社的袁有德笑着说道。东塔村有1家农业公司、1家养殖专业合作社、3家家庭农场。其中,远鑫农业公司每年养殖种鸡6万羽,培育出栏蛋鸡40余万羽。射洪市绿树山林养殖专业合作社,小龙家庭农场、小良家庭农场、李源家庭农场,年出栏山羊300余只、肉牛612头、生猪1300余头,产值2000余万元,有效解决了农村就业问题,推动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
2024年2月3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 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10月18日,射洪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第二次全体会议召开,专题研究部署“三农”工作。作为推进乡村规划学术进步和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力量,作为将新发展理念传导实施的最后一环,乡村规划师不仅规划的是乡村,也规划的是民生,更规划的是幸福,他们是和美乡村的“代言人”!
上一篇:万源市青花镇立信社区:院坝会上话民声 搭建干群“连心桥”
下一篇:达州市总工会验收高新区金垭镇省级共享职工之家阵地建设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