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育能人 产业激活新引擎——阿坝州马尔康市查北村探索高原共富新路径
更新时间:2025-09-23
浏览量:
近年来,阿坝州马尔康市马尔康镇查北村紧扣“做强城市”发展定位,以“一核两翼三片”为发展蓝图,将“共富能人培养”作为关键抓手,通过党建引领育强“主心骨”、产业一线锤炼“主力军”、共建共享激活“源动力”,探索出“能人引路、产业造血、群众受益”的乡村振兴新路径,为高原地区培育共富能人、推动共同富裕提供了“查北样本”。
组织引领“育能人”,构建系统培养体系。坚持“支部搭台、党员带头、能人领跑”思路,构建“镇党委统筹—村支部培育—党员传帮带”三级培育体系,着力破解“能人难选、选后难育”问题。镇党委牵头制定《查北村共富能人培育计划》,建立“致富能手、非遗传承人、返乡创业者”三类能人动态台账,精准匹配政策、资金、技术等资源,累计开展种植技术、电商运营、文旅服务等专题培训5期,覆盖250余人次,厚植能人成长沃土。村党支部创新“支部+合作社+能人”模式,联合英波洛村、阿底村等5个村成立中藏药材种植联合党支部,由党员致富能手牵头建成870亩甘松、川贝母药材基地,带动15名村民成长为“种植能手”;党员示范户带头创办“嘉绒里”街区业态,吸引8名返乡青年加入,形成“头雁领航、群雁齐飞”的培育格局。
产业赋能“促能人”,激活发展动能引擎。紧扣“文旅兴村、产业造血”主线,以“嘉绒里”街区为核心载体,推动能人深度融入产业链、扎根乡村,形成“能人聚产业、产业兴文化、文化促共富”的良性循环。在业态创新上,依托“嘉绒里”街区规划,12名本地能人精准对接市场需求,通过返乡创业创办奶茶店、藏式酒吧、主题民宿等特色业态,逐步构建起“吃住游购娱”全链条服务体系,带动8户脱贫人口实现就业增收。在文化赋能上,非遗传承人、祥巴版画匠人等能人参与街区改造,复原婆陵甲萨古城风貌、展示莫斯都史前岩画复制品,常态化举办嘉绒歌庄展演等活动,推动文化从“静态展示”转向“动态体验”。2025年“嘉绒里”街区获评“省级旅游休闲街区”,实现产业增值、文化传承与能人成长的多赢,真正让能人成为乡村发展的“引擎”。
机制保障“留能人”,健全共富联动链条。坚持以能人需求为导向,以资源整合、利益联结、激励赋能为抓手,构建“党组织搭框架、能人当主角、群众共参与”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在资源整合层面,村集体主动盘活闲置土地、房屋等资源,联合嘉绒里文化旅游有限责任公司建立深度合作,引入48家特色商铺及70余间精品民宿,将分散的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本,为能人创业兴业提供基础支撑,推动“资源变资产、资产变收益”的循环体系。在正向激励层面,建立能人激励机制,对带动就业、参与公益的能人给予荣誉表彰,同步配套创业贷款贴息、技能培训优先、资源对接专属通道等激励政策,既让能人在产业增值中“有甜头”,更在集体发展中“有奔头”,形成“能人领航聚资源、集体搭台强支撑、群众受益共富裕”的良性生态,为高原乡村持续凝聚起“众人拾柴”的发展合力。
上一篇:通川生态环境局:强化危险废物全链条监管 筑牢环境安全防线
下一篇:达州市深入推进烟花爆竹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