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先锋网
网站首页 前沿动态 社情民意 乡村振兴 群众路线 时代先锋 先锋观察 组工建设 教育之声 先锋评论 今日关注 党建之声 本网聚焦

红原县:探索村务协理员“精进计划” 提升村级后备干部储备质量

更新时间:2025-08-25 浏览量:

红原县聚焦乡村振兴人才短缺、带头人后备队伍量小质弱、村域发展活力不足的问题,探索推行村务协理员“精进计划”,坚持以村务协理员梯级培养为切口,突出本地化、提学历、增本领、强引领“四个目标”,推行“四抓四化”工作方式,着力培育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农村干部人才队伍。
      抓源头储备,推动人员专职化。围绕本乡本土大学毕业生、在外经商人员、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本村致富能手、网格员、退役军人等六类重点人群,以村为单位建立重点人选库。针对年龄、学历、党龄、生产生活等基本情况进行综合比对,坚持从思想政治素质好、道德品行好、带富能力强、工作作风好、协调本领强、有发展潜力的人员中进行选拔,原则上年龄不超过35岁、学历全日制大专及以上,落实“凡进必审”、充分征求意见原则,“一村一员”选拔配备协理员,改善村干部队伍结构。
      抓锻炼提能,推动成长持续化。因地制宜开设培训课程,采取集中授课、分散自学、集中研讨、实地考察、领题调研、学习测试等方式开展培训,为合格者颁发结业证书,推行“持证上岗”。县级每年至少举办集中培训1次,乡镇党委每年至少举办集中培训4次。建立互助帮带机制,有针对性参与基层党建、群众工作、乡村振兴、乡村治理等村务锻炼,灵活采取“线上+线下”方式持续“充电”。构建“3+1”结对帮带机制,由乡镇党委书记、包村领导干部、村党组织书记与村务协理人员结对帮带,在政策知识、业务技能等方面答疑解惑,助力“人岗相适”。试行“互派交流”“跟班学习”模式,选派村务协理人员到先进村社、重点岗位实践锻炼、交流学习,全面提升能力。
      抓考核管理,推动奖惩精细化。建立村务协理人员工作“实绩档案”,涵盖劳务合同、履职信息、考核奖惩等,完整记录成长过程。结合个人述职、民主测评、定量分析、目标任务完成等,按照“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评定考核等次,实施优胜劣汰的动态调整补充机制,把经不住考验、没有培养前途的及时调整出去;对表现优秀、群众认可、能力较强人员,逐步建立“村务协理员-骨干村干部-村‘两委’班子成员-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梯次储备管育机制,健全完善《村务协理人员管理办法》,树立以实干实绩、群众满意为标尺的评价导向,不断激发干事创业内驱力。
      抓关心激励,推动待遇具体化。健全完善以省级财政支持、州级财政补助、县级财政兜底的薪酬待遇保障机制,按2500元/人/月标准给予生活补贴、100元/人/年标准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因协理村务产生的相关费用,由村级“两项经费”给予保障,探索实行“基本报酬+岗位补贴+绩效激励”的结构性待遇保障政策,逐年提高待遇报酬,加大对村务协理人员的关心关爱力度。定期开展谈心谈话,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落实人文关怀。力争落实考录乡镇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加分、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相关政策。

文章来源:红原县委组织部 文章作者:

上一篇:渠县岩峰镇:多措并举织密乡村安全网 协同攻坚绘就道路平安图

下一篇:开江县民政局成功举办“田城开江•巴适民政•相伴成长”暑期困境儿童关爱系列活动